湾区日报 2015 年 1 季度汇总

2015/01/04 第 127 期

2005:可能现在是科技泡沫? (archive)

这篇文章是 2005 年的。那时候,google 股价 $205.96,市值 $562 亿。今年是 2015 年,科技泡沫来了的口号已经喊了 10 年了,会是狼来了吗?

Reddit 2014 年的数据:712.5 亿的 pageview (archive)

712.5 亿的 pageview,8000 多个活跃的 subreddit,549 万个帖子,5350 万个评论,37.3 亿个链接的 vote,20.1 亿个评论的 vote,官方 reddit app 被安装了 160 万次。如果 reddit 能够公布他们为其他网站带来了多少流量就好了,毕竟 reddit 是号称“the front page of the internet”。

Philz Coffee 用 Google Apps 协同工作 (archive)

这篇 Google 的博文讲了 Philz Coffee 如何使用 Google docs, calendar 等工具让散落在三番城里的各个分店协同工作。三番城里的小商家都比较愿意接触新鲜事物,都是各种互联网产品的早期用户。

startup 是以咖啡作为燃料的:)随着硅谷中心的北移,三番城里充满了 startup,也充满了咖啡店。Philz Coffee 是三番城里比较有名的连锁咖啡店。最近比较有名的还有 blue bottle(获得 Google ventures 投资的非科技公司)。

Instagram 用 Cassandra 替代 Redis,节省了 75% 的费用 (archive)

他们用 Cassandra 来做:

  1. Fraud Detection
  2. Newsfeed
  3. Inbox

换成 Cassandra 后,减少了机器的数量(不然 Redis 吃太多内存,需要大量机器),不仅减少了花在服务器上的钱,也大大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 -- 好的工程团队应该极度重视降低运维的复杂度,因为代码不是写完就完了的。

他们总共有 12 个 Cassandra 节点,用的是 ec2 的 hi1.4xlarge instance。

Product Hunt 的 2014 年终总结 (archive)

推荐了 3,076 个团队制作的 11,576 个产品,61,497 条评论,628,466 个赞,为推荐的产品带来了 23,501,457 次独立访问,创始人 Ryan Hoover 喝了 654 杯 Philz 咖啡,用户自发组织了 49 次聚会,官方组织了一次 Hackathon,74 个 Product Hunt 相关的 app 上线,30 集 Podcast。Product Hunt 在 2013 年底(感恩节假期开发的)推出,2014 年发展壮大。中国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网站。

2015/01/06 第 128 期

Optimizely 的经验分享:MVPP = Minimum Viable Product We’re Proud Of (archive)

Every project has trade-offs between the ship date, quality, and scope. It’s very hard to do all three. Realistically, you can do two. By calling our project an MVPP, we were explicit that quality would not be sacrificed.

亲爱的 Twitter:请把自己卖给 Google 吧 (archive)

Fab ceo Jason Goldberg 在 Twitter 上连发 44 tweets,唱衰 twitter……他最后给 Twitter 的建议是:Sell to Google, and become the next YouTube.

food truck 的生意需要手机 app 来关照 (archive)

前面有提到硅谷中心北移,旧金山慢慢变成了搞 startup 的首选地方。而旧金山的 SoMa,更是城里 startup 高度集中的地段。大家别被新闻假象迷惑,相当多的 startup 其实不提供免费午餐的。所以在 SoMa 一到午饭时间,处处可见 food truck。在这个科技之城,每个 food truck 都有 facebook 页面、twitter 账号,所以都能及时通知老顾客他们当前的位置。

Google Ventures 帮 Blue Bottle 设计网站 (archive)

好的风投除了给你钱、还能帮你设计网站:)这篇文章可以搭配以前推荐过的这篇阅读:The product design sprint: a five-day recipe for startups

什么样的公司算 Startup? (archive)

想必大家都对 Paul Graham 的 Startup = Growth 很熟悉了吧。

今天分享的这篇有点奇怪,供大家思考一下 -- 没上市的公司不能都算 Startup。

你不能把小米或者 Uber 叫做 Startup。

按这篇文章的定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你就不叫 Startup 了:

  • 年收入多于 $5 千万;
  • 多于 100 个员工;
  • 估值多于 $5 亿。

2015/01/07 第 129 期

硅谷的年龄歧视:别招 30 岁以上的人 (archive)

年龄歧视是真实存在的。这篇文章要配合以前分享过的[硅谷青年]一起阅读。

The median American worker is age 42. The median age at Facebook, Google, AOL and Zynga, on the other hand, is 30 or younger. Twitter, which recently got hosed in an age discrimination lawsuit, has a median age of 28.

Marissa Mayer 教你如何打击团队士气 (archive)

有点像以前反右运动的时候各个单位定额完成的右派指标:

Mayer’s system …… requires managers to rate their reports on meeting their goals from one (“misses”) to five (“greatly exceeds”), and for at least some percentage of them to be in the bottom bucke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any truly“missed,”

NBA 球星卡梅隆·安东尼:我的风投之路 (archive)

文章不长,看看这位运动员的文笔如何:)他竟然也是 lyft 的投资人。

Github 用 Github Pages 开发与部署他们的帮助页面 (archive)

Github 分享他们如何用 Jekyll / Markdown 开发部署静态的帮助页面到 Github Pages。这样非技术人员也能开发/部署文档类的网站了。以前分享过 Asana 也是用 Markdown 让非技术人员更新网站内容。

用户多的不一定比较好,不要盲信数据 (archive)

这是 Twitter 创始人 Ev Williams 出来辟谣:用户多的(instagram)不一定比用户少的(twitter)好;不同的线上服务,要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是否成功。

Numbers are important. Number of users is important. So are lots of other things. Different services create value in different ways. Trust your gut as much (or more) than the numbers. Figure out what matters and build something good.

2015/01/14 第 130 期

为什么要加入 startup? (archive)

And remember, working isn’t just about making money. It’s also a form of education. And at a startup, you learn a lot faster about how companies work and how to make a great product than at a big company.

The 12 factor app: 当下构建 Web app 的最佳实践 (archive)

由 Heroku 的那帮人带来的构建 Web App 的 12 条准则:

  1. Codebase:One codebase tracked in revision control, many deploys
  2. Dependencies:Explicitly declare and isolate dependencies
  3. Config:Store config in the environment
  4. Backing Services:Treat backing services as attached resources
  5. Build, release, run:Strictly separate build and run stages
  6. Processes:Execute the app as one or more stateless processes
  7. Port binding:Export services via port binding
  8. Concurrency:Scale out via the process model
  9. Disposability:Maximize robustness with fast startup and graceful shutdown
  10. Dev/prod parity:Keep development, staging, and production as similar as possible
  11. Logs:Treat logs as event streams
  12. Admin processes:Run admin/management tasks as one-off processes

如何请求涨工资 (archive)

重点是要保持冷静、克制,不要言语过激。最好让 manager 提前知道你想跟他谈涨工资的事情,这样他也好准备一下,有利于双方在都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交谈。

一个青少年眼中的社交网络 (archive)

很希望能看到一个中国版的“青少年眼中的社交网络”。

三个不同寻常的面试问题 (archive)

这是 Optimizely 的创始人 & CEO Dan Siroker 写的。

  1. On a scale of 1-10, how lucky are you? 考察你是否感恩。有很多事情光努力是没用的。
  2. What’s an opinion you hold that most people disagree with? 不想招那种只会服从的人。
  3. If you had 10 years to live, what would you do? 很好的 soul-searching question。

2015/01/26 第 131 期

用 Kafka,Storm 以及 ElasticSearch 搭建搜索引擎 (archive)

Loggly 分享的很实用的搜索架构。

在 Facebook 做设计与在 Startup 有什么不同? (archive)

看完这个文章后,想起了前几天一个在 Facebook 的朋友说的:在 Startup,你要做很酷的事情,但也必须做不酷的事情;

而在 Facebook,你只要做很酷的事情就行了。

他举了个例子:有次他们需要一种在印度市场上才能买到的奇特的手机,用来做测试;

他们跟公司反映了,看有没有办法尽快搞到这样的手机;

第二天(有点夸张?),从印度快递来的手机放在了他的桌上。

Andreessen Horowitz 眼中的 16 个值得投资的创业领域 (archive)

这篇在前几天已经被转疯了。再转发一次,给还没看过的同学们:)

跟 Bill Gates 一起 review 你的产品是什么感觉? (archive)

这是著名博客写手/Stack Overflow 联合创始人 Joel Spolsky 写的,讲了他在 91 年于微软做 Excel 的 Program Manager 的时候,与 Bill Gates 一起 review 产品的感受。

写的非常生动有趣。看完后觉得当年微软鼎盛时期的 Program Manager 是也是相当 technical 的。

独角兽时代 (archive)

十几年前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前估值都没有超过 10 亿的(google,amazon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早早地就估值 $10 亿了,估值 $10 亿已经是一种时尚了。正如 Slack CEO 说的,估值 $10 亿是一种心理阈值,超过 $10 亿对于员工,用户,媒体的各种心理暗示是巨大的。

2015/01/27 第 132 期

早年 Facebook 高速成长的秘诀:get the culture right first! (archive)

You can get the code right, you can get the products right, but you need to get the culture right first. If you don't get the culture right then your company won't scale.

Scaling takes Iteration

Don't Over Design

Choose the right tool for the job, but realize that your choice comes with overhead.

Get the culture right. Move Fast - break things. Huge Impact - small teams. Be bold - innovate.

为什么 Slack 能火起来? (archive)

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

In general, he said, enterprise software is a mess and a field of huge opportunities. And while it seems like chat has been around forever, he said, mobile and cloud services are creating new openings for new services like Slack to be more useful to a wider array of employees and businesses.

“The time is right for this kind of product,”he said.

Stripe 创始人推荐的介绍硅谷历史的书单 (archive)

在这个书单的基础上,我再推荐一本:Geek Silicon Valley,这本书介绍了湾区各个跟 IT 相关的“景点”,也介绍了相关历史。如果你要来湾区,可以把这本书当成旅游书籍,就知道该去哪里参观了。

去追求那种你不觉得是工作的工作 (archive)

Paul Graham 的文章一般都很长。但这篇文章是很短的。中心思想:

If something that seems like work to other people doesn't seem like work to you, that's something you're well suited for.

不会编程并非新文盲 (archive)

Reading and writing gave us external and distributable storage. Coding gives us external and distributable computation. It allows us to offload the thinking we have to do in order to execute some process.

To put it simply, the next great advance in human ability comes from being able to externalize the mental models we spend our entire lives creating.

以前也有推荐过这个作者的另一个文章。其实,奥巴马写下一行 JavaScript 代码,也不叫编程 ……

2015/01/28 第 133 期

Scaling Elasticsearch to Hundreds of Developers (archive)

这篇来自 Yelp 的博文诠释了:

  1. 好的工程文化是得 "Optimize for iteration speed".
  2. "All problems in computer science can be solved by another level of indirection."

旧金山的流浪汉 (archive)

这篇文章跟科技创业无关。但旧金山是创业之城,一些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值得关注。旧金山有庞大的流浪汉群体,飘荡在一个叫 Tenderloin 的区域,如果你要来旧金山旅游或来上班、生活,尽量避开这里。Tenderloin 正好在科技公司云集的 SoMa 边界。下班后,经过一些地段,犹如身处生化危机里……

如何招聘 designer? (archive)

很赞同文中提到的一点:For Senior Designers: Referrals(同样适用于各种高级岗位)

烂大街的面试过程是很难挑出异常优秀的人的(比如面试工程师的 whiteboard coding),因为这样的面试是可以突击准备的。招高级岗位的人,最好找点 "back channel" reference checks。

依然不断创新的 Google 的搜索引擎 (archive)

这是 In the plex 的作者写的关于 Google 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文中提到的一个有趣的事实,不知道大家有印象没有:2013 年 Google 网站挂了 5 分钟,全球的网络流量骤降 40%。

成功的 startup 善于说 "no" (archive)

欲望太多,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成。做人也一样。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very successful people is that very successful people say“no”to almost everything.”– Warren Buffett

2015/01/29 第 134 期

Apple 为啥还能在众人质疑中大幅增长 (archive)

(感谢 silverhawk 的投稿!)唱衰 Apple 不是一次两次,质疑其无法大幅增长更是此消彼长,但是大家为啥都会做出错误或者保守的估计,文章意思说众人对市场,产品,价格都有 bad assumption. 过于关注一些显而易见容易得出的推论而忽略了成功企业内在强大的成功因素并非容易复制。

我的公司内部禁用电子邮件 (archive)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历:同事之间用邮件来分享文件,用邮件来做 todo list,用邮件来进行简短快速的通知(只有标题没有正文)…… 这些都可以有相应工具替代:dropbox,asana,与 slack。但电子邮件也不是完全没用了,跟公司外部的通信主要手段还是邮件。

Evernote 如何实现他们的 typeahead search (archive)

比较 high level 地讲了 Evernote 桌面客户端的 typeahead search 的实现。有别于大数据的在线搜索,他们的问题是在一堆小数据(每个人 private 的 notes)里的搜索。

产品转型与否的 5 个准则 (archive)

文中觉了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intel;也举了转型失败的案例:李宁!

2014 年最好的 30 条创业建议 (archive)

相信这些建议或多或少大家都看过。里面我觉得最好的是那个跟别人描述你的产品的模版:

For (target customer)

Who (statement of need or opportunity),

(Product name) is a (product category)

That (statement of key benefit).

Unlike (competing alternative)

(Product name)(statement of primary differentiation).

具体例子:

For World Wide Web users who enjoy books,

Amazon is a retail bookseller.

that provides instant access to over 1.1 million books.

Unlike traditional book retailers,

Amazon provides a combination of extraordinary convenience,

low prices and comprehensive selection.

2015/01/31 第 135 期

优秀的 startup 员工应具有的 6 个特质 (archive)

Outcomes Focused, Data Driven, Curiosity, Resourcefulness, Resilience, A Sense of Urgency。文中的这个比喻不错:搞 startup 就像是从飞机上跳下来,你必须在着地前把降落伞造好。

Google 的 Search Quality 团队 (archive)

虽然文章比较老(2008 年),虽然是介绍一个公司里的一个团队,但基本上这篇文章可以当做“搜索引擎入门知识”之类的文章来阅读。

从 nodejs 迁移到 Go (archive)

Bowery 团队分享他们生产环境的代码从 nodejs 迁移到 go 的感受。他们对 Go 的几条赞誉中,如果只能选一条,我会选 "Faster deployment" -- Go 把所有代码、依赖编成一个二进制文件,大大降低了管理各种 dependency 的 operational overhead。

租不起房,只好睡在通宵运行的公交车上:硅谷阴暗面 (archive)

看完后不是很舒服。不做 IT 行业,在湾区真的会活不下去?美国又没有户口制度,为什么不搬离湾区?文章最后提到 Google 在招聘 …… 招厨师、清洁工 ……

管好你的合伙人 (archive)

多数创业公司不是死于外部竞争,而是死于内讧。透明、及时地沟通是王道。Open communication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creating a good working atmosphere and provides the scaffold for everything else.

2015/02/01 第 136 期

在 AWS 上构建大型 web app 的详尽指南 (archive)

这是很详尽的搭建大型 web app 的指南。虽然是针对 Amazon 云服务的,但里面讨论的一些方法论是完全适用于其他 cloud provider 的。所以可以把这篇文章看成是用实例(AWS)来讲解搭建大型 web app 的最佳实践。

经典游戏 Pong 的发展史 (archive)

很喜欢这种以时间轴的方式讲故事。这个网站有个很好的域名:timeline.com,刚上线不久,他们的 iOS app 在 app store 的 best new app 类别占据了第一名若干天。

从 Reid Hoffman 身上学到的东西 (archive)

作者总结了在 Linkedin&Greylock 工作的时候,从 Reid Hoffman 身上学到的 16 条宝贵经验。可以看出 Reid Hoffman 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作者总结的这些经验,与其说是搞 startup 的经验,更像是总结做人的道理。这两条挺有意思的:

Self-deception watch: Even people who say they don’t want or need flattery sometimes still need flattery. 跟牛人合作的过程中,即使对方说别恭维我了,你还是要继续恭维他!再怎么恭维都不为过,人就是虚荣心强,就是喜欢被人恭维!

Respect the shadow power. 跟牛人打交道的时候,别忽略了牛人身边的“小角色”,比如助理,配偶等。要面面具到地照顾到这些小角色,因为他们会影响牛人的决策的(e.g.,吹枕边风)。

软件工程师需要多多写作 (archive)

很有同感。好的软件工程师小到 commit message,大到系统设计文档,都能写得简洁易懂,条例清晰。Linus Torvalds,Paul Graham,Richard Stallman 等都是写作达人。对了,有人读过李彦宏以前写的书吗 (《硅谷商战》)?

2015/02/02 第 137 期

21 年前 Jeff Bezos 为尚未成立的 amazon 发布的招工程师的广告 (archive)

看到这样的招人广告,你觉得这是一家靠谱的 startup 吗?你会去试一下吗?下面是广告全文:

Well-capitalized start-up seeks extremely talented C/C++/Unix developers to help pioneer commerce on the Internet. You must have experience designing and building large and complex (yet maintainable) systems, and you should be able to do so in about one-third the time that most competent people think possible. You should have a BS, MS, or PhD in Computer Science or the equivalent. Top-notch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essential. Familiarity with web servers and HTML would be helpful but is not necessary. Expect talented, motivated, intense, and interesting co-workers. Must be willing to relocate to the Seattle area (we will help cover moving costs). Your compensation will include meaningful equity ownership. Send resume and cover letter to Jeff Bezos: mail: be……@netcom.com fax: 206/828-0951 US mail: Cadabra, Inc. 10704 N.E. 28th St. Bellevue, WA 98004 We are an equal opportunity employer.

不设定猜想的的 A/B testing 一开始就是失败的 (archive)

来自 Optimizely 的博文。每次实验前都要有这样的猜想:If __, then __, because ____. 空格的部分代表变量,预期结果,以及解释。

Kafka 在 LinkedIn 里的使用情况以及愿景 (archive)

kafka 也是搭建 scalable 的 web app 的万金油。看看在 LinkedIn 里是怎么用的。

先成为工具,再成为网络 (archive)

很多线上服务都必须先形成网络效应才有价值,比如各种社交服务。越多人用越有价值。但问题是,最开始还没形成网络效应之前,怎样才能吸引最初的用户?这篇文章提的观点挺好:先成为单人工具,在发展成网络。他举了 delicious 和 instagram 为例。比如 instagram 最初的用户只是被这个 app 的滤镜功能吸引(单人工具),最后用的人多了,就变成发现分享相片的社交网络。

从公司内部培养 mobile developer,还是从外面招人? (archive)

mobile app 开始蓬勃发展也才几年功夫,所谓专家其实也就只有几年的经验罢了。从公司的角度看,让内部开发人员学习 mobile development 会比较划算,毕竟招人有风险。

当时我们公司要开始做 app 的时候,请了几个外面的人来给工程师培训 7 天,然后就直接开始做 app 了。

2015/02/03 第 138 期

Facebook 教会我们如何做网站 (archive)

用 react.js 的框架来思考网站的搭建,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封装了各自的状态。据说比较有经验的 Facebook 里的工程师,可以在上 facebook 网站的时候,指出哪个模块有 bug(比如哪个地方的 html 没有正确渲染出来)-- 而这样的 bug 我们普通用户很难发现的 -- 这也正是模块化的好处。

移动平台的发展趋势以及 technical debt (archive)

做工程项目都得有一些假设,考虑平台的局限性。比如诺基亚之前做手机的假设是,硬件性能差,界面、功能不能太花俏,要优化电池使用情况;这样的假设在若干年后就不 work 了,手机硬件性能上来了,iPhone 显然不是优化省电的。然后诺基亚就没有与时俱进了,瞬间出局。

为什么我们还没卖掉我们的 startup? (archive)

Buffer 的创始人 CEO 写的。简单说,就是为了学更多经验,进行长线投资。

新人在职场上应该注意什么 (archive)

作者给了 10 条很基本的建议,不难做到。里面有一条我觉得挺好的:开会的时候,能不带电脑尽量不要带去;如果你在主持会议或 presentation 的时候,看到与会者聚精会神地听、用纸和笔做笔记,你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与会者都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聚精会神地打字,你又是什么感觉?将心比心一下。

两个时代的美国富一代的异同 (archive)

文章对比了两个时代的富一代: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各种大亨(石油、铁路、汽车)vs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的硅谷新贵。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垄断;也有一些很有趣的不同,比如老一代的各种大亨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比如卡耐基的雇员有 25 万人),新一代的硅谷新贵是脑力密集型的(比如 Google 雇员 5 万人 /Facebook 8000 人 /Twitter 3500 人);上一代的各种大亨是巨富(洛克菲勒退休时候的财产是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1 /30),而比尔盖茨卸任微软 CEO 时的财产占 1 /130。

2015/02/04 第 139 期

用 API 给人下命令(用 API 替代中层管理) (archive)

以后的就业市场就只有两拨人:

API 之上的,以及 API 之下的。API 之上的人是写 API 的(比如工程师,pm);

API 之下的人是合同工。用户调用 API 给合同工们下指令,比如 uber.drive(x, y), taobao.deliver(item, uid), …… 中层管理这种岗位慢慢消失,因为,下命令的不是人,而是 API。

最糟糕的 python 编程习惯 (archive)

Wildcard exception!很多人为了偷懒,到处写 try: …… except: …… 最后 production 出故障了,就毫无头绪了,log 里找不到 stack trace。有的 bug 也被默默吞噬,潜伏了数年。好的代码应该是 Fail Early, Fail Loudly!

设计 Twitter 的摄影功能:重视细节,快速迭代 (archive)

750+ Sketch mockups,54 Framer prototypes。设计师用 Framer Studio 写 JavaScript 做出可以动手把玩的原型,不断迭代。之前也介绍过,Lyft 也是用 Framer 来做设计。

Apple 最初的商业计划书 (archive)

从人事安排看,Steve Jobs 是 VP operations;Steve Woz 是 VP engineering;Michael Scott 是 president(也是 apple 的第一个 CEO)。这份商业计划列出了拥有个人电脑的好处:省钱,省时间,减轻环境污染,减少纸的浪费,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HR Debt (archive)

大家都在说 technical debt,这篇文章引入了 HR debt 的概念。在“人”的方面留下了沉重的包袱(比如招错人,用错人,让员工不开心等),随着公司的发展,这些包袱就将变成定时炸弹。

2015/02/05 第 140 期

文档:2015 年版的硅谷指数 (archive)

涵盖了整个湾区的方方面面:社会、经济、就业、住房等。硅谷 gdp 占加州的 9.6%,三番占 4.4%;但三番的天使投资占加州的 48.7%,而硅谷才 36.7% -- 越来越多的 startup 青睐三番,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硅谷。真想周末把这份文档彩印出来,好好精读一边。

博客的光明未来 (archive)

作者就传统博客、社交媒体、内容变现进行了讨论。之前看过一个观点,博客或传统门户网站正在失去传统意义上的“首页”;社交网络让每一个页面变成首页。

智能手表何时会火?什么样的 App 能让它火起来? (archive)

作者认为,智能手表有几亿使用量的时候,也就是三五年后,才能火起来 -- 考虑到技术的发展:耗电情况、硬件性能。他也列举了一下可能的智能手表的 Killer app。这篇文章要搭配昨天推荐的这篇文章阅读。

Facebook 的“慢速”成长之路 (archive)

Facebook 的 VP of Ads & Pages 在 2009 年的时候回顾 Facebook 的发展轨迹。当时“碰巧”从一个一个校园“慢慢”发展起来是正确的道路,这样可以有时间听取少量用户的意见,慢慢改进产品。如果当初一开始就开放给全世界所有人用,现在的 facebook 可能就是另一个 MySpace 了。

RubyGems.org 为他们的 git repo 减肥的经验 (archive)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 project 的 git repo 可能会变得巨大 -- 几百 MB,甚至几个 GB(Facebook 的 git repo 有 50 多 GB)。适当的时候要给 git repo 减肥一下。

2015/02/06 第 141 期

你不了解的 python decorator (archive)

这一些列文章是 mod-wsgi 的开发者 Graham Dumpleton 写的。他现在不久前刚上市的 New Relics 工作。10 篇博文,大家慢慢看:)

rancher.io:基于 docker 的开源 PaaS (archive)

基于 container 技术的开源 PaaS 很多,比如 Deis,flynn.io 等。

rancher.io 跟这些项目不同的地方是,rancher.io 尽可能地跟 docker 工具链兼容,比如你可以直接运行 docker 命令,然后 rancher.io 的界面 / 状态会有所反映。

前几天跟 rancher.io 的团队 meeting,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感觉很靠谱的团队。

CEO 是华人,中科大毕业的,20 年前 Sun JVM 团队的核心成员。

这些基于 container 的 PaaS 都还很早期。docker inc 自己也或多或少往 PaaS 方向发展。究竟未来会怎样,拭目以待。

让你的 startup 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archive)

呼应前几天分享的《成功的 startup 善于说“no”》。

"All the great startups of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become successful because they first focused on being the great at one thing. Dropbox syncs all your files, Uber gets you from A to B, Github hosts your source code."

Twitter 禁止大部分员工访问用户增长的数据了 (archive)

作为一家已经上市 1 年多的公司,到现在才禁止员工访问敏感数据是不是太晚了?公司越大,越有可能有员工把公司内部的情况卖给媒体爆料,进而影响股价 ……

如何开除员工 (archive)

Buffer 的 CEO 讲开除员工的心得。招人很难,开除人更难。startup 招人的标准,culture fit 更为重要。hiring slow, firing fast. Paypal 的创始人 CTO Max Levchin 在 YC startup school 上也谈过开除人这个话题:'Whenever there is any doubt, there is no doubt'.

2015/02/07 第 142 期

Crunchies Awards:2014 年热门科技公司 / 事件 / 人物集锦 (archive)

基本上从这些奖项可以看出 2014 年科技产业里最热门的公司/事件/人物。榜上有名的(不出意料的)有,Yik Yak, Product Hunt, Uber, Oculus VP, Kim Kardanshian: Hollywood ……

其中,Biggest Social Impact 类别的第二名:Tim Cook 出柜。

退休老人的社交网络 (archive)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创业 idea 是针对退休人群的。你有什么 idea 吗?

Facebook 索引了 1 万亿帖子的重大启示 (archive)

以前 Facebook 知道我们很多事情,但直到现在它才有能力开始理解我们;就像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死记硬背了很多东西,长大后才串了起来,开窍了。用户搜索什么,就是想要什么,那就给他们推送相关的广告 -- 这比 display ads 有效多了。

对 2015 年的 20 个提问 (archive)

Andreessen Horowitz 的 Benedict Evans 的文章。每个问题更像是一个预言。今年已经过去是十二分之一了,到了年底再来看这篇文章。第七个问题好像有答案了:Does Google double down on Glass or (officially) give up?

如何搞 Hackathon? (archive)

搞 Hackathon 是一件时髦的事情。AeroFS 分享了他们搞 Hackathon 的经验。Hackathon 的真谛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肆意创新,不用畏惧“失败”。一个 Hackathon 下来,能有一两个 project 成为产品就很不错了。重要的是,大家都参与,都能享受创造的过程。

以前我们公司的 hackathon 上,有人买了两个吊床,号称能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1000 倍;销售团队搞 cosplay,也是有创新的 project。最烦那种管理层限制了各种条条框框的 hackathon。

2015/02/08 第 143 期

Spotify 是如何成长为市值百亿美金的公司的? (archive)

Spotify 已经成为码农工作必需品了。基本上公司里每个人都是边工作,边开着 Spotify 听歌。文章分析了 Spotify 的快速成长之路。他们的 value proposition 很简单明了:“Almost all of the music in the world at any time or place for only 10$ [sic] a month.”

早上起床后该做些什么? (archive)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床后的 1、2 个小时能决定你一天心情与工作效率。推荐的这个网站收录了不同人的早晨习惯,晨跑、写作、阅读、回 email、刷各种 app、打坐冥想 …… 你的早晨习惯呢?

社交网络的分类 (archive)

作者分析了他常用的 10 个社交 app(包括 email 和 wordpress ……),并给他们归类。显然没有任何 app 能通吃所有用途。文中的这张图总结得不错。以前的文章有提到,app 的进化是趋于简单 -- 一个 app 干好一件事就够了;大而全的 app(比如 facebook)也逐渐拆分出功能单一的 app(比如 Facebook messenger)。

从 Chris Dixon 的博客里学到的关于 startup 的 12 件事 (archive)

Chris Dixon 是富有经验、盛名的创业者与风投。这篇文章总结、讨论了一些 Chris Dixon 博客里精辟的言论。

关于 idea:如果大家都喜欢你的 idea,那未必是好的 idea。

关于趋势:从比特到原子(线上到线下,比如交通、住房、医疗)

关于风投:好风投是像 Ron Conway 那样的,投优秀的人,帮优秀的人创造好的产品,帮他们成长。

关于失败:如果你不是每天被拒绝,那你的野心还不够大。

MVP 并不是要牺牲产品质量 (archive)

Lean Startup 的作者 Eric Ries 的文章。有的团队拒绝 Minimal viable product (MVP) 的方法,怕牺牲产品质量而留下坏名声。MVP 的 minimal 是指功能上的 minimal,而不是质量上的 minimal。喜欢文章的这个观点:对于 MVP,If a customer doesn’t like what you’ve made, that’s a discovery, not a failure.

2015/02/11 第 144 期

Pornography a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archive)

链接是来自 timeline.com,没有出格的图片,可以在办公室安全阅读:)文章有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示了 microfilm,家庭录影机,文件分享服务,在线视频,在线支付等技术都跟 pornography 息息相关。文章最后提到的 Teledildonics,看起来是 4D 的观影体验:)

每个行业都会出现 uber 吗? (archive)

越来越多的人把 On demand mobile services (ODMS) 称为“Uber for X”。每个传统(线下)行业都会成为 ODMS 吗?不会。不是每种行业都能经受牙刷测试的。一年都用不了一两次的东西(比如旅游),根本没必要 ODMS。

CloudFront 设计模式与最佳实践 (archive)

虽然讲的是 Amazon 的 CloudFront,但里面提到的设计模式与最佳实践同样适用于其他 CDN。

Domain Sharding

Versioning

Dynamic Thumbnailing And Encoding

Compression

Audio/Video Streaming

Private Content

Live Streaming

Google 战胜 Uber 的唯一法宝是? (archive)

为什么 Google 要跟 uber 竞争?因为 car sharing service 赚钱!如果真竞争上了,google 能战胜 uber 的唯一法宝是?self-driving cars!

恰当的通知用户的手段:短信,邮件还是推送? (archive)

线上服务(或 app)必须要有通知用户的机制,提醒他们“快回来用我们的服务”。短信,邮件,以及 push notification 这三种通知用户的手段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效性。90% 的短信在 3 分钟内被读到,适合紧急通知,但不要期望用户会回过头来“复习”以前的内容;邮件发出去后平均要 6.4 小时才能被收件人看到,适合用户可能会回头看的东西,比如收款凭证,账号修改信息等;push notificatiojn 与短信类似,但比短信友好点(免费,不像短信那么 intrusive,所以也不太像短信那么容易让人及时查看)。现在任何东西都有 SaaS 可以使用,发短信用 twilio,发邮件用 mailgun 或 sendgrid,发 push notification 用 Parse。

2015/02/12 第 145 期

盛极一时的文件分享服务 RapidShare 关站 (archive)

目前看到最靠谱的分析 RapidShare 关站的文章。曾经是全球访问量前 50 大的网站,下个月就要关闭服务了。光靠拼容量而不提供其他附加价值的云存储服务都是不长久的,参见以前分享过的云存储趋向免费。

好的 startup 得能讲一个好故事 (archive)

以前读书的时候,导师要我们不管是写 paper 还是做 presentation 都要能讲一个好故事。startup 里的人也都要能讲一个动人的故事,打动风投,打动用户,打动自己的员工,打动媒体。一个好的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1) what you offer, 2) to whom, and 3) why you are different.

对产品进行用户测试,其实你只需要测试 5 个用户就够了 (archive)

2000 年的老文了。

As you add more and more users, you learn less and less because you will keep seeing the same things again and again.

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下面这张图:

Google maps 鲜为人知的故事 (archive)

Where 2 Technologies 是 Google 收购的第二家公司。这家做了后来成为 Google Maps 的公司是奇怪的 startup:创始人是中年大叔,办公室在悉尼,工作时间很规律、朝九晚五。10 年前,他们使用 Ajax 让线上地图互动性增强许多(同样通过使用 ajax 成功的案例:Gmail)。

Apple 还能开疆拓土到什么? (archive)

很明显,apple 的 service 和 Google 那种互联网 service 不一样的,Apple is creating an entirely new class of services that mix integration and modularization。作者还引用了小米的 entire ecosystem,小米现在确实已经进入全球最顶尖的案例了

2015/02/16 第 146 期

startup 如何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archive)

一个产品往往有太多功能需要做,先做哪个好?文中给了一个计算优先级的公式:(b * d) / c,其中 b 是用户的数量(加新功能会影响到的用户数),d 是新功能对单个用户的平均影响程度,c 是实现这个新功能的难度。这个公式的说明了:要去做那种可以用最小代价实现影响力最大的功能。

招聘全栈工程师还是专家型工程师? (archive)

这是 Box 的工程师 Nicholas C. Zakas 写的讨论招聘工程师的文章。早期的 startup 每个工程师都要是全栈的,每个人都能做所有事情。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就要引进领域专家型的人才。那么,什么时候引进专家型人才?你的公司没有这样的专家,那应该怎么面试专家?

跟名模学习如何运营社交账号 (archive)

文章讲了名模 Coco Rocha 运营她的各种社交账号(twitter, instagram, google+)的手段,还是很有策略的。她刻意参杂了个人与工作的内容,灵活运用 hashtag 来讲一个连贯的故事,善于分享并与他人互动。

Slack 的 2014 年成绩单 (archive)

去年 2 月 12 日,Slack 正式上线。现在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发展实在是太顺风顺水了。500,000 日活跃用户,60,000 个活跃团队使用 slack,135,000 付费用户。Slack 团队现在有 103 人(去年这时候是 16 人)。

Olark 的前三年 (archive)

Olark 是做网页在线聊天插件的 SaaS。文章讲了他们公司前三年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第一行代码写于 2007。2009 年成立公司,加入 Y Combinator。但盈利缓慢很缓慢,4 个 cofounder 都拿超低薪水。一筹莫展之际决定涨价,没想到用户竟然没意见,盈利大涨!现在他们分布式办公,员工散布在十多个城市。今年是 2015 年了,距离第一行代码已经有 8 年了。

2015/02/20 第 147 期

雅虎宣布了 app 开发套件 (archive)

有点 Twitter Fabric 的意思,争做可复用的编程组建,争做 app 领域的 Bootstrap。

点击率递减定律 (archive)

第一个线上广告出现在 1994 年,点击率 78%;如今,facebook 上的广告平均点击率 0.05%。营销的电子邮件里的链接的点击率也是逐年递减。这就是点击率递减定律:一种营销渠道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差,用户不再有新鲜感。

最新的全球估值 $10 亿以上的公司名单 (archive)

这篇文章是今天 wall street journal 的文章。

2011 年以来拉到风投的 16,700 家还没上市的公司中,仅有 0.4% 的公司,也就是 73 家公司估值 $10 亿以上。

从 2014 年 1 月份的 41 家,增长到现在的 73 家。小米遥遥领先。

这个链接有很炫的可视化效果:

http://graphics.wsj.com/billion-dollar-club/

与时间赛跑:抢做 Apple Watch 的杀手级应用 (archive)

革命性的新计算平台的出现,都能催生出一批新的应用,进而催生出一批优秀的公司。Apple Watch 会成为革命性的计算平台吗?在正式发售前,你能想到哪些杀手级的应用?你能赶上这波新浪潮吗?

Pinterest 新融资 $5 亿,估值 $110 亿 (archive)

据说,Pinterest 新融资 $5 亿,估值 $110 亿。巨额融资的趋势仍在继续……

2015/02/21 第 148 期

push notification 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指标 (archive)

现在线上服务通知用户无非就两种方式,email 与 push notification。email 是异步的通知机制,假设用户不会及时看到消息并且不用立刻做出响应;而 push notification 是 syncronous 的,假设用户能及时看到消息并会用户立即响应。配合阅读前几天的这篇:恰当的通知用户的手段:短信,邮件还是推送?文中认为 push notification 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户损耗率:有多少用户是因为收到过多 push notification 而卸载了你的 app。

Churn —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Push Notifications you’re probably not measuring

我对这篇文章产生共鸣,因为最近在清理公司里邮件和 push notification 的代码。

改变人们的习惯是很难的事情 (archive)

做一个产品很容易,但做一个别人想用的东西很难,尤其是那种会改变人们生活工作习惯的东西。这篇文章举了很简单的 todo list 为例进行论述。

Uber 的用户有多大的耐心等计程车? (archive)

Uber 的 data scientists 做的分析。得出结论:如果 Uber 越早进入一个城市的市场,该城市的用户越没耐心等车。

斯坦福创业课精华总结 (archive)

这是 y combinator 的 sam altman 对他们去年办的 how to start a startup 的精华总结。多是脍炙人口、已经或即将广为流传的鸡汤式的创业名言。

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不知道的概念:Log (archive)

来自 Jay Kreps 的博文(当时他在 Linkedin,现在是基于 Kafka 的实时数据处理服务 Confluent 的创始人 /CEO)。相信很多人已经拜读过这篇神文了。每次读都有新的体会。

You can't fully understand databases, NoSQL stores, key value stores, replication, paxos, hadoop, version control, or almost any software system without understanding logs; and yet, most software engineers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m.

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看他最近出的书:I Heart Logs: Event Data, Stream Processing, and Data Integration

2015/02/23 第 149 期

你们编程都用什么键盘? (archive)

来点比较 nerd 的东西吧:)键盘是我们的生产工具,得花点心思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我的样本可能比较小,但身边同事用的各种键盘在这个 stackexchange 帖子里都能找到。我自己是用 Das Keyboard,家里一个,办公室一个(如图 )。你们都用什么键盘?

在旧金山搞 startup 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archive)

与 2009 年相比,在旧金山城里租办公室的租金几乎翻了一番,养一个员工的开销也翻了近一倍(包括工资,保险,股权,各种福利)。当然,现在比起 2009 年更容易拉到投资。

4 种自然地增长 app 用户量的方法 (archive)

现在有多种渠道去为你的产品做广告,但通过广告来使用你的产品的用户质量其实并不高。以前在我们公司内部也做过分析,通过线上广告(比如 facebook ads)争取来的用户活跃度比自然地使用我们产品的用户(比如朋友推荐来的)要差得多。

One dayer (archive)

来自 Twitter/Medium 创始人 Ev Williams 的博文。他提出了 one dayer 的概念,有点像 24 小时的 hackerthon,用一天的时间去完成连你自己都觉得完成不了的事情,可以看成是治愈拖延症的好方法。比如每周拿出一天的时间,给自己一天的期限,去实现自己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去做的 idea,去上线自己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上线的产品。1 天的时间能做的事情可能超乎你自己的想象。给自己 1 天的期限,有一个 deadline,不给自己任何拖拖拉拉的机会。

湾区咖啡品牌 Philz Coffee 拉到 $1500 万风投,进军全国市场 (archive)

在这波淘金大潮中,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了那些为科技工作者所喜爱的非科技产品。比如,咖啡,是 startup 的一飞冲天的燃料(至少在湾区是这样的),是经得起牙刷测试的每天每小时必用的东西。google ventures 投资了 blue bottle coffee。这回,另一个湾区咖啡品牌 philz coffee 也拉倒了风投。据说 facebook 总部也有家 philz coffee,是 Mark Zuckerberg 要求要有的。

以前也简单介绍过 Philz Coffee,比如“Philz Coffee 用 Google Apps 协同工作”以及 product hunt 的创始人一年喝了 654 杯 Philz 咖啡。

2015/02/24 第 150 期

测试之美 (archive)

来自 Steven Sinofsky 的文章,从一个老板/管理者的角度来讲软件测试。测试不仅仅是找 bug,也是验证产品规格的必要手段(我以前有个同事不爱写文档,但超爱写测试,他说,测试就是文档 --也不无道理)。测试覆盖率高,改起代码来就比较有信心。以前分享过好的工程师文化是怎样的,里面就有一条:"Invest in automated testing"。

山寨之王 (archive)

文章介绍了一家专门山寨著名网站的印度公司。给他们一点钱,帮你山寨 youtube, facebook, kickstarter, groupon,甚至 whatsapp。200 个全职员工,火力全开。这家公司创始人说:“Everything is inspired. Even Mac was inspired by Xerox.”

摩尔定律 50 周年 (archive)

读完这篇文章,为身处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是在 IT 行业感到骄傲:)

很赞同 Box 创始人的这句话:

“Any industry that isn't yet evolving at the rate of Moore's Law is ripe for disruption."

Facebook 天价买下 Whatsapp 一周年:买对了吗? (archive)

整整一年前 facebook 用 $190 亿天价买下 whatsapp,现在看来,是买对了。聊天类的 app 正在成为无所不能的移动门户;fb 错过了 snapchat,能买下 whatsapp 也算不错 -- 要是让 Google 给买了,那就糟糕了。

Quora 和 Reddit 是如何争取到最初的那批用户的? (archive)

线上社区都要解决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你得有好的内容,才有人来用;但也得有人用,才能生成内容。Quora 最早的内容都是 cofounder 们自己贡献的(只回答科技类的问题);Reddit 是 cofounder 们生成一批机器人账号(没人知道是机器人)来“贡献”内容:他们花了几个月时间,才等到有真的用户贡献有质量的内容。

2015/02/25 第 151 期

YouTube 10 周年:一个 YouTube 明星的口述史 (archive)

2005 年开始,从一个婚恋网站,发展成巨无霸视频分享平台,youtube 走过了整整 10 年。这篇文章是 Hank Green 写的。Youtube 造就了许许多多像 Hank Green 这样的网络视频红人。

想起一个段子(忘了哪里看过的):当年雅虎想买 Youtube,雅虎的人带着 youtube 的人去 sunnyvale 一家餐厅谈收购;后来 youtube 想卖给 google,就带着 Google 的人去当初雅虎的人带他们去的餐厅谈收购。有种“带着现任男友去前男友带你去的餐厅”约会的感觉:)

在什么地方搞 startup 比较好? (archive)

AeroFS 的 CEO 的博文。对比了两个作为创业的地方:旧金山湾区与加拿大。从风险资本,交税,人才市场,客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如果你也在选创业地点,可以用这个框架来分析看看。在美国,2014 年的前 9 个月,旧金山湾区的公司收到了 $136 亿风险投资;第二名的纽约市 $30 亿;第三名的波士顿是 $10 亿。

给初次创业者的建议 (archive)

有一些不错的观点。

每周跟某个朋友汇报盈利增长用户增长等数据,激励自己 move fast。

合伙人跟结婚对象一样,你不会跟陌生人结婚吧?

最开始,能不用编程的就尽量别编程。用任何没技术含量的东西来实现 mvp。

craigslist 一开始只是邮件列表;product hunt 一开始是用 Linkydink 实现的。DoorDash 一开始是一个静态 HTML 页面。

从陌生人用户身上得到有用的反馈。熟人都喜欢讲恭维的话,别信。

如何判断你的产品是不是 work?有个公式:

n = 听过你的产品的人数 x 想使用你产品的人数

n 越大越好

这里有两个变量,想办法让两个变量都尽量大。

Raffi Krikorian 访谈:关于 Twitter 的后台技术 (archive)

这是去年年初 InfoQ 对时任 Twitter 的 VP platform engineering 的 Raffi Krikorian 进行的采访。谈到了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流量激增的经验,他们内部的 feature switch 系统(叫 Decider),发布新代码的流程,大数据处理,以及工程师在 Twitter 内部的晋升之路。

风光无限的独角兽与低调的马 (archive)

这篇文章代表了一种态度:作者希望把他的 startup 做成像李安导演所喜欢的 In-N-Out Burger,而不是做成麦当劳。In-N-Out Burger 代表的是那种不上市,不拉风投,真正关心员工关心顾客的,低调,闷声发大财的企业;麦当劳代表的是那种浮躁的,风风火火的,产品质量低劣的,只关心投资人不关心顾客与员工的,高调的上市公司。现在的大环境都喜欢炒作 IPO,炒作巨额融资的独角兽。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像 In-N-Out Burger 或者 craigslist 这样不用看(贪婪的)风投的脸色,不用上市不用看(贪婪的)华尔街脸色,能自给自足的公司。

I know some of these people. They drive nice cars and live in nice houses. Some of them even fly around on private jets. But you’ve probably never heard of them. They aren’t getting written up on TechCrunch, they’re just quietly building great businesses and cashing dividends in their little corner of the internet.

2015/02/26 第 152 期

从市值 $23 亿,到市值 $7500 亿 (archive)

作者是 John Lilly,现在 Greylock,以前做过 Mozilla CEO。他在 Apple 最低谷的时候,大学刚毕业,加入 apple。97 年 Steve Jobs 回归 apple 的时候,公司士气其实变得更糟糕:微软“施舍”了 $2.5 亿给 apple;谣言四起,传闻 apple 即将被 Sun 收购 -- 文章对 Sun 的描述挺搞的:小朋友们,你们可能没听过这家叫 Sun 的公司;他们是开发 Java 的公司 ……

Google 官方编年史 (archive)

给喜欢考古的朋友:)尤其从 Google 以前每个月发给用户的邮件列表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 99 年招聘用的广告词:

Reasons to work for Google:

  1. Hot technology
  2. Cool technology
  3. Intelligent, fun, talented, hardworking, high-energy teammates
  4.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University Ave in downtown Palo Alto,

the urban center of Silicon Valley

  1. Excellent benefits
  2. Stock options
  3. Casual dress atmosphere
  4. Free snacks and drinks
  5. An exciting place to work! Your ideas can make a difference
  6. Millions of people will use and appreciate your software

第一条和第二条……冷热技术?

为何我们不再进行 code review? (archive)

文章讲了他们用 pair programming 替代 code review 的经验。但 pair programming 一下让整个团队效率效率减半。我倒是比较喜欢独自编程、但结对 code review。

你没资格批评 Craigslist (archive)

Craigslist 是非典型的硅谷公司:不拉风投,不上市,不做移动端的 app,网站界面 20 年如一日的简单粗暴,不扩张,几十号员工的公司,一年稳稳赚上亿美金;不应看任何人的眼色,也没人有资格批评它。这就是昨天说的低调的马。

你未来的用户在哪里 (archive)

全球还没用上互联网的人数远多于已经用上互联网的。你未来的用户其实都还不会上网呢。他们的第一台上网设备会是什么?智能手表?智能电视?文章给出了潜在的几个巨大的市场,都是发展中国家。十几年前淘宝刚出来的时候,对比易趣,淘宝在市场份额上差得多。马云无惧,因当时大部分中国人都还没开始上网呢。

2015/03/01 第 153 期

从微软当年“平庸”的创业产品 Altair Basic 解释器谈起 (archive)

Paul Graham 难得的短文章:)列举微软,airbnb,facebook,apple,google 这些公司当年不仅看起来不可能做大,而且看起来根本就是“错误”的创业想法,这些东西跟现在各种花俏的创业 idea 比起来是不是没劲得多?

Often the founders themselves didn't know why their ideas were promising. They were attracted to these ideas by instinct, because they were living in the future and they sensed that something was missing. But they could not have put into words exactly how their ugly ducklings were going to grow into big, beautiful swans.

Netflix 分享构建 Microservices 的经验 (archive)

新词:Microservices。我觉得就是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的另一种表述,就是要构建一堆小的,功能单一的,stateless 的,immutable 的 service。看完后觉得和以前推荐过的这篇【The 12 factor app: 当下构建 Web app 的最佳实践】有点大同小异。

文本作为通讯的媒介 (archive)

尽管我们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图片,视频),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还是纯文本。这篇 survey 从短信讲起,最后有点 Turing test 的意思:比如发短信到某个号码,你知道回复你短信的是人还是机器(查公交班次?用短信使用搜索引擎?)?

未来的手机更像 yo (archive)

这篇文章其实是对以前我们推荐过的这篇【未来的 App 长什么样?】的扩展:以后的 app 会是一个信息流,通过 push notification 来推送内容(像 yo 一样,极其简单);所有操作都在推送来的消息上直接进行,比如转发,回短信,点赞。

Web typography for non-designers (archive)

"Web design is 95% typography".

看完后对网页上怎么文字排版(行距,字距),字体选择等有了更多认识。(不知道 typography 中文怎么翻译比较好 ……)

2015/03/05 第 154 期

Web 是一堆的卡片 (archive)

文章讲了现在 Web UI 设计趋势:用卡片的形式来展示信息,用户可在卡片内操作。结合以前分享过的文章,似乎真有这个趋势:【Facebook Cards】,【未来的 App 长什么样?】,【Apple 的经典软件 Hypercard】(复古?)等。

现在的科技泡沫比 2000 年更糟糕 (archive)

小牛队的老板 Mark Cuban 一贯是大嘴巴,他的这篇博文的观点是:2000 年科技泡沫很糟糕,但至少公司都争着抢着上市去了,投资人买的股票是有地方可以卖的;现在的世道,startup 都不(急着)上市,投资人买了“股票”却没地方卖,太糟糕了!

So why is this bubble far worse than the tech bubble of 2000 ?

Because the only thing worse than a market with collapsing valuations is a market with no valuations and no liquidity.

If stock in a company is worth what somebody will pay for it, what is the stock of a company worth when there is no place to sell it ?

Friendster 创始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archive)

startup 界的人都很推崇 facebook 的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friendster 反过来,先 break things,然后就没然后了:由于网站过于不稳定,用户基本上无法正常上 friendster(太慢!长达两年!),导致他们根本也没精力去开发新功能。

"The fact that we didn't launch those products was a problem, but even more fundamentally, people could barely log into the website for two years,"he says."By the time Facebook and MySpace was doing those things, Friendster had lost a lot of market share in the U.S. for stability issues."

Twitter 早年也有网站不稳定的问题(经常性地出现鲸鱼页面),(竟然也)幸运地走到了今天……

Jessica Livingston 讲述 YC 大家庭的文化 (archive)

Jessica Livingston 在 Y Combinator 大家庭里正好扮演慈母的角色:)

“文化”这个词在 startup 世界里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分享过一堆“文化”的文章,比如【Airbnb 的工程文化】、【好的 startup 要有造工具的文化】、【早年 Facebook 高速成长的秘诀:get the culture right first!】等。

Marissa Mayer 复兴雅虎的计划完成了第一步 (archive)

之前分享过 Steven Levy 写的一系列的关于 Google 的文章。现在这一系列是讲 yahoo 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看第二篇,讲 yahoo 与阿里巴巴千丝万缕关系的。

2015/03/09 第 155 期

5 个史上最糟糕的收购,以及 5 个最好的收购 (archive)

5 个最糟收购(yahoo 占了俩):AOL + 时代华纳,broadcast.com,GeoCities,MySpace,Netscape。

5 个最佳收购(google 占了仨):PayPal,Android,YouTube,DoubleClick,Zappos。

从 Mark Cuban 身上学到的 5 件事 (archive)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我们是不是处在泡沫中。来看看上个世纪泡沫中发了财的人:NBA 小牛队的老板 Mark Cuban。他确实很有眼光,懂得吸引眼球。当年他运作 broadcast.com,快速上市,快速以 $57 亿卖给 yahoo,在泡沫破灭前套现,然后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了,比如小牛队。

Mark Cuban understood the game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Create a brand, be at the forefront of technology (but not too far ahead (no electric cars for him) ) get as many press releases going as possible, sell as fast as you can. He knew, probably five years in advance, that a bubble was occurring and this was the exact plan to maximize value from it.

Nasdaq(短暂地)重返 5000 点 (archive)

又是一篇讨论我们是不是处于科技泡沫的文章。

一家公司估值 $8 亿和估值 $9 亿其实没什么差,但估值 $10 亿跟估值 $9 亿却是差别巨大;主要是心理上的差别,心理作用。同样,Nasdaq 的 3900 点跟 4000 点也没什么差别,但 5000 点对于大家的心理冲击却是巨大的,相比于 4900。3 月 2 日,Nasdaq 在整整十五年后,(短暂地)破了 5000 点。

StackOverflow 升级数据中心的经验 (archive)

又是一个“边开飞机边换引擎”的案例。stackoverflow 团队分享了他们升级使用了 4 年多的物理服务器的经验。用了 1.5 天进行升级计划,用了 4 天时间肉身前往数据中心升级机器,文章最后给出的那张图应该是所有“边开飞机边换引擎”的工程师最喜闻乐见的吧:升级前后的性能对比。

Uber 的第一个员工 (archive)

如果有机会让你成为某某 hot startup 的第一号员工,你愿意吗?这个故事诠释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这哥们原来是 GE 的 dba。他对 foursquare 这个 app 很有兴趣,在应聘 foursquare 失败后,他依然为 foursquare 做免费客服,狂热地向陌生人推销这款 app。然后他孜孜不倦地探索 startup 世界,最后搭上了 uber。

2015/03/10 第 156 期

Groupon 创始人的新 app (archive)

Groupon 的创始人兼 ceo,2 年前被开除了,离开 chicago,带着老婆来到旧金山重新开始。这个 app 就是情景式的语音导游软件,比如以渔人的角度来介绍渔人码头。感觉这玩意很适合 apple watch。

为何我们关注小米 (archive)

Android 的手机市场会像 pc 市场一样产品同质竞争激烈而难获利润吗?这篇文章讨论了为何同样是富士康流水线出来的小米值得被关注,外形的设计,软件的开发等等都让小米能够“deliver a similar approach to the user experience at a lower price in a way that's often been absent from Android so far”(这句话也是为关于小米是山寨 apple 的辩驳)。

我的 Y Combinator 经验 (archive)

以前分享了很多 yc 申请成功经验,屡败屡战的进入 YC 孵化器之路,如何进入 Y Combinato,还有 Dropbox 创始人当年的 YC 申请表等等。今天推荐的是申请 yc 失败经验。yc 寻找的是能够“be prepared to rapid and abrupt changes affecting both the business model and the product itself.”p.s. 我们也有 yc 的据信!

Sam Altman 谈成功 startup 的要素 (archive)

Sam Altman 认为 passion 最重要。“When an entrepreneur has a project he feels passionate about, he’ll be much more likely to succeed than someone who simply launches a startup for the sake of launching one.”

Apple watch 上 apps 长啥样 (archive)

Apple watch 千呼万唤始出来了。这篇文章介绍了你常用的 apps 在 watch 上的应用(EverNote, uber 等等)。之前我们推荐过几篇文章,什么样的 app 会让智能手表火起来,未来的 app 更像 yo, 移动平台的发展趋势以及 technical debt,都预言了智能手机的应用。我觉得,作为 iphone 的辅助,watch 最大的功能是 notification,我们容易在 iphone 上错过的信息才需要 watch。anyway, 检验一切预言的时刻从今天开始启动了!

2015/03/11 第 157 期

像女孩一样 coding (archive)

这是篇鼓励女码农自信表现的文章。就像 说的:“women should feel free to be assertive if that’s their personality and let’s celebrate that instead of criticizing it, but let’s also celebrate people that display leadership by empathy and encouraging.”

Yahoo! 是怎么错失机会的 (archive)

这是一篇 2007 考古,摆事实讲道理,声讨 Terry Semel 任 Yahoo! CEO 期间多么失败,错失了 Google 又错过了 Youtube。附上前几期推荐的,Marissa Mayer 复兴计划。

打造美国总统 (archive)

奥巴马算是地球上最有影响力的 ceo,他的团队又是如何经营他的公众形象呢?刚刚卸任的奥巴马 PR 现身说法,揭秘如何造星。他有运作社交媒体的能手,在去年 ellen 的奥斯卡自拍以前,他的 tweet 是 retweet 数最多的。而且,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个重视互联网的总统,之前推荐过码农帮奥巴马赢得选战,帮奥巴马筹款 2.5 亿的网站是如何搭建的。

Fake door:快速检验 product idea 可行否 (archive)

为了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我们往往想要在实现一个 product idea 之前先预测是否可行。

这个视频介绍了一个比 customer survey 更省时省力省钱的方法:fake door testing. 快速的做一个 fake button,看用户会不会去点,因为用户在点击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假的,所以能够很快检验用户的需求。视频中举了个例子:Polyvore 集合了各个购物网站的商品,原来购物都需要点击“buy at X.com”去 X 网站购买,然后现在 Polyvore 想知道用户是不是比较想要直接在本网站购买。在做这个浩大工程之前,他们先进行快速的 fake door testing:在原来“buy at X.com”的按钮下面加了一个“add to cart”,然后观察两个 button 的点击率。最后他们发现,两个点击率并没有明显差别,ok,那表示用户对于是不是直接在本网站购物没有明显的偏好,那就不必要浪费人力去做统合所有购物网站的浩大工程了。

这个方法用 24 小时的数据就可以快速得出结论。

Tips:

  1. put the fake door on the right wall.
  2. don't put an unpleasant surprise behind the fake door.
  3. don't build fakes door to places you don't want to go

你也要“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吗? (archive)

每个 startup 有自己的文化,哲学,步调。82 年出生的印度人 Ruchi Sanghvi 是 Facebook 的第一个女工程师,后来跟老公 Aditya Agarwal cofound 一个公司卖给 Dropbox,两人进入 Dropbox 做 vp。她认为 Dropbox 就是追求细节追求质量的公司,所以不适用 Facebook 的“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理念。不要鹦鹉学舌,“The best way to achieve success, is to set aside your biases and come up with new solutions.”

2015/03/12 第 158 期

Yelp 的后台转成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的经验 (archive)

这是来自 yelp 的经验分享。任何 startup 一开始只有 1、2 个工程师,一坨代码,所有代码跑在一台机器上,数据库 /web server 都放在一台机器上。这就是所谓的 monolithic architecture(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称呼,比如 Twitter 是 mono-rail,yelp 是 yelp-main,意思都一样)。发展到几十个工程师的时候,网站也应该有一定的访问量了,就得考虑转型到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有利于整个系统的性能(horizontal scale),也有利于有效地分工协作。

硅谷库青 (archive)

北京有地青(地下室青年),硅谷有库青(车库青年)。想当年库青建立壮大了 Apple, Google,现如今硅谷高昂的生活成本让穷困的年轻人不得已成为库青。“This is a tale of two valleys.”之前推荐过,睡在公交车上的硅谷人。

迎接人口老龄化 (archive)

2013 年,美国 65 岁以上的人口 59% 是网民,而且随着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网民的数量会越来越大。因此,apps 也要迎接老龄化。不过这个问题在中国会发生的晚一些。老龄化已是现实社会的一大挑战,也早晚一天是互联网世界必须面对的问题。文中给出了对于网页设计迎合老年人的几个愿景,比如大字体、少链接、大按钮、别放弹出窗口等等:

a site with simple resizable text + photos with links clearly differentiated in some way (maybe links are at the bottom or in a clearly delineated box)

or a site with text and photos and no links

no pop-ups, no overlaid ads, no bait-and-switch links

easy and big scroll buttons

maybe two-steps needed to leave the page

YC vs. 500 Startups (archive)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 2014 年进入了这两个孵化器,以 founder 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YC is elite. 500 is scrappy". 500 注重培养: distribution, community, physical coworking with batch mates, hustlers mentality; YC 则关注:growth, partners, elite network, brand/access.

BuzzFeed 怎么赚钱 (archive)

BuzzFeed 是全世界最大的新闻集合站,旨在创造能够引起共鸣病毒式传播的内容。这篇文章介绍了 BuzzFeed 如何通过“custom ad units that blur content with advertising”,创造平均 1.5%-2% 甚至高达 4%-5% 广告点击率的。

2015/03/14 第 159 期

华尔街与硅谷的博弈:Ebay 的未来 (archive)

华尔街迫切追求短期投资收益,与硅谷甘于等待长期回报的冲突。“Innovation comes from long-term thinking and iterative execution.”这篇文章 Reid Hoffman 反驳了投行家要求 Ebay 卖掉 Paypal 的言论,12 年来二者相得益彰。目前,Paypal30%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额都来自 Ebay.

Groupon 如何快速增长的 (archive)

Groupon 一推出就有无数的抄袭者,在这样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存活下来很不容易。2008 年 Groupon 成立的第一年还能在 CTO 的公寓 party,第二年员工扩张到 300 人,第三年 5000,现在 10000。这篇文章介绍了 Groupon 实现快速扩张的几个方法,其中用邮件列表进行内容推送是 groupon 启动起来的重要手段(与 craigslist 发家有点类似),又一个证明 email 不死、email 有很大市场的例子。What made Groupon work?

Providing a good、tailored experience,

Going local,

A focus on email,

Getting to the market fast,

Offers that spread,

Making businesses like them。

URL 不死 (archive)

就像很多公司 / 产品要 kill email 一样,越来越有一种趋势似乎是要 kill url(比如:分享按钮免去了复制粘贴输入 url 的必要,浏览器地址栏隐藏域名之后冗长的路径,等)。URL 跟互联网的各种协议(比如 email)一样优美实用,因为它是纯文本的唯一标示某种东西的命名方式,URLs are the true names of the web!URL 不只是给人看的,也是机器(各种可穿戴设备?)、程序间通讯的一种强大的词汇。

Referral program 执行技巧 (archive)

靠用户口口相传拉来的用户,粘性比做广告拉来的用户要高。所以网站 /app 为了快速增长用户,都要有 referral 的机制。本文是心理学和营销学大师 Robert Cialdini 介绍的 referral program 的技巧:让用户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假装)跟他们同类;先有付出(Paypal 给钱,Dropbox 送存储空间);循序渐进索取;成为权威;凸显稀缺性。

  1. Social Proof: Show your audience they’re not crazy because 1000 other people are doing it too.

  2. Liking: People say yes to people they’re similar to. Be less you and more like Robert Cialdini.

  3. Reciprocity: Give first and expect a favor in return.

  4. Commitment: Getting people to commit to something small first helps getting them to say yes to the big question. Will you marry me?

  5. Authority: When Peep Laja speaks on conversion, people listen.

  6. Scarcity: You pull into a shopping mall and there is 1 spot left in the front and you’re going to have to park a 10 minute walk if you don’t get this spot. It’s you and 1 other car racing for it. That’s scarcity.

GitHub 是怎样战胜 Google,Microsoft 的 (archive)

应景昨天 Google 宣布要下线 Google code。本文对 sourceforge 黑得漂亮!“When coders started new open source projects, they typically did so on a rather geeky and sometimes unreliable internet site called SourceForge.”即使微软有 codeplex,google 有 code,两家都最终转向了 github。

github 有 900 万注册用户,月访问人数 2000 万,全球前 100 访问量最大的网站 -- 对于一个不是 Google 分站,不是通俗新闻娱乐类的网站,很厉害了。

2015/03/16 第 160 期

寻找好的 startup 的风向标:人才流向 (archive)

这篇文章有个有意思的观点:寻找好的 startups,不是看钱流向哪里,而是看好的人流向了哪里。看一个公司的 founders 是不是靠谱,就看他们以前的同事/员工是否愿意再追随左右,还有看他们的 hiring plan。这篇文章介绍了,能够招到好人的几个共同特点:能够引起共鸣的产品、引人入胜的公司文化、当然还要有上升潜力的期权。

Meerkat 不惧 Twitter 的限制 (archive)

Meerkat 现在炙手可热。只要你在 Twitter 上 follow 一些当红公司的 ceo/founder,他们很多都是 Meerkat 的用户,都在用这个 app 视频直播他们的见闻。Meerkat 现在仍十分依赖 twitter,比如你要用 Twitter 账号登陆 Meerkat 才能看视频直播。碰巧 Twitter 最近收购了 Periscope,也是提供类似于 Meerkat 的直播服务。然后 Twitter 理所当然地要对 Meerkat 进行一些限制。

How to Scale Change (archive)

Yammer 的前 CTO Adam Pisoni 的文章,关于公司内部如何推动变革。群体都是不喜欢改变的,尤其是大的群体。比如一个 300 人的公司,明天你告诉大家把聊天工具从 Hipchat 换成 Slack,也会有各种不情愿。When you try to scale change, you end up fighting two opposing forces: standardization and local optimization. Standards can be both explicit, lik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s or central HR systems. Or they can be implicit, passed down from prior torch bearers through phrases like,“This is the way we've always done it.”Local optim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a sign of either a healthy empowered workforce or a dysfunctional feudal system.

Pebble Time 超成功的众筹,感谢 Apple (archive)

Pebble Time 在 Kickstarter 上的筹款已经 $1800 多万了,相当于又拉了一轮风投!这轮筹款还有 12 天才结束,疯了。Pebble 的众筹在 Apple 上周的发布会之后,翻倍增长,感谢 Apple 教育了智能手表市场!

你会买 Apple Watch 还是 Pebble?相比于 Apple Watch,Pebble 电量十足(能用一周),跨平台(Android/iOS),而且便宜。

Google 不懂将产品平台化 (archive)

作者 Steve Yegge 是 Google 的工程师,著名博主。这篇原本只是要在 Google 内部分享的博文,强烈批评了 Google 短视的一面,尤其是没有像 Amazon、facebook 那样将产品做成平台,开放 api。举了 Google+ 为例,上线的时候根本没有提供 api-- 连给内部员工用的 API 都没有。他这篇文章发在 Google+ 上,本意是只想让 Google 内部员工看到,但他忘了关掉 public 了……于是就流传了出来。大家都在学 steve jobs,预测用户喜欢什么,做那种用户想不到的最后又想用的产品。"The problem is that we are trying to predict what people want and deliver it for them…… You can't do that. Not really. Not reliably. There have been precious few people in the world, over the entire history of computing, who have been able to do it reliably. Steve Jobs was one of them. We don't have a Steve Jobs here. I'm sorry, but we don't." 顺便提一句,他的 js2-mode 在 emacs 圈内广泛被使用,我可能就是几年前找 emacs JavaScript mode 的时候,进入他博客的。

2015/03/17 第 161 期

Dropbox 如何快速增长用户 (archive)

Dropbox 一开始尝试在 Google Adwords 上做广告,但是发现赚一个用户 $99 要花 $300 做广告。这篇文章介绍了 Dropbox 实现快速用户增长的两个方法:

  1. viral referral campaign。前提你要有好的产品让用户去推荐,再次给予用户的奖励要引导他们回到你的服务来;
  2. 找到最有效的方式解释清楚你的产品,可以言简意赅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幽默风趣的一段视频,还可以是生动形象的图片等等,然后在你熟悉的论坛、社区发布。

Swiftype 从 EC2 迁移到物理机器的经验 (archive)

他们一开始用 AWS,但 AWS 常出现网络问题、VM 莫名其妙挂掉、不稳定的性能等问题。他们决定迁移到物理机器上。前期准备花了一个月,迁移十分成功,整体性能提高 2 倍,而且每个月租机器的费用降低了一半。

看了很多这样的经验总结,都是一个方向:从云服务迁移到物理机器;还没看过从物理机器迁移到云端的。

新概念:Slow Graph 和 Fast Graph (archive)

从 facebook 开始,graph 这个词变得很酷了,基本上是 social network 的同义词。文章介绍了 slow graph 和 fast graph 的概念。fast graph 是用已有的社交账号登录(比如使用 Twitter 登陆),声称一夜间让你的 app 拥有数亿用户,并且用户自动有一堆 follower,代表例子:meerkat/medium;slow graph 则是自己提供登录系统,代表例子:snapchat/whatsapp。

文章说 fast graph 一开始发展虽快,但用户粘性不强,而且依赖于大的 social network 很危险,因为对方可以随时搞你,比如昨天谈到了 Twitter 对 meerkat 有所限制。

Bill Gurley 的独角兽死亡预言 (archive)

硅谷传奇风投 Bill Gurley 近日再次公开预警:泡沫即将破灭,今年将有独角兽会死。

他认为,“We may not be in a tech bubble, the venture capitalist said, but we’re in a risk bubble.”

如果资金殆尽,不仅是烧钱的 Startups 首当其冲,旧金山的房地产、还有那些依赖这些烧钱 Startups 的公司也会大受影响。

举个例子,Facebook 很大部分的收入来自那些烧钱 apps 的广告支出,如果这些 apps 没那么多钱甚至没钱可烧了,Facebook 的收入也会大受影响。

btw

  1. 今天 Pinterest 新一轮融资 $3.67 亿,估值 $110 亿。现在人家已经不再是讨论估值 $10 亿了,pinterest 总融资都超过 $10 亿了!
  2. Bill Gurley 身高 6'9",鞋码 15(前不久来我们公司 Q&A 的时候透露的)。

为何 Apple 要卖万元金表? (archive)

屌丝的心态是:“我花 350 刀就能用上 Apple watch!”土豪的心态则是:“我花得起 10k 刀买 Apple watch 金表!”这篇文章分析了 Apple 出金表的心思:

  1. luxury goods marketing。以万刀金表作为 marketing 的手段,将自己塑造成为高端奢侈品牌,拉动其他产品的消费。比如那些一件衣服卖到几万块的奢侈大牌,事实上大部分收入来自奢侈光环加持下的口红、配件等。
  2. brand marketing。告诉世人(还有三星等):除了我 Apple,没人能做这个!
  3. 预示 Apple watch 并不是科技产品,“it’s not a geek’s product at all”。

2015/03/18 第 162 期

Tanenbaum 的 FAQ (archive)

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一般都知道 Tanenbaum 吧,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minix、一群牛逼的学生、与 Linus 的经典论战。他的 FAQ 挺有意思的。一些有趣的事实:

在美国长大的,英文母语。

本科 MIT,phd 伯克利。从 MIT 再到伯克利读书感到不适应,因为身边开始出现智商 150 以下的人,并且无需一周每天学习 12~14 小时。

Minix 经费充足。

任天堂进军手机游戏 (archive)

手机游戏 Candy Crush 一个月里就有了 3.5 亿独立用户,而任天堂花了 26 年才卖出去 3.25 亿台游戏机。这下坚守硬件阵营的任天堂终于进军手机游戏了。CEO 自称他们此举是为了把玩家从手机游戏市场拉回来硬件市场。此前任天堂的成功在于致力于硬件的开发以及为之量身打造的游戏,它究竟是否能在手机游戏市场创出一片天,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们要投资 Apple watch app 的理由 (archive)

像脑残粉的软文,但是作者 David Frankel 确实是 Uber,Buzzfeed 等的早期风投。“Companies in our portfolio are reporting that unless you’re working on a Watch app, the team in Cupertino doesn’t want to talk to you”。这篇文章阐述的理由有:万元金表的市场很大,是土豪彰显身份地位的必需品;强大的开发者社区总会搞出来 killer app 的;只有 Apple 才有本事而且会不遗余力做金表,来拉动其他产品的销量(与为何 Apple 要卖万元金表?的观点一致)……

Google 与 Facebook 不同的时间经济学 (archive)

Google 旨在通过快速有效的搜索为用户节省时间;而 Facebook 则希望用户在其消耗的时间越长越好。这篇文章讨论了 Google 跟 Facebook 在移动广告市场上的不同的盈利模式。用户花费在 Facebook 上的时间是在 Google 的三倍多,但 Google 在移动广告上的收入却是 Facebook 的两倍多。很好的说明:“there is still considerable room for mobile innovations”。

令硅谷战栗的诉讼 (archive)

Sheryl Sandberg 的《Lean In》几乎成了科技圈女性膜拜的圣经,世界各地读书小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另硅谷为之战栗的女性:Reddit 的华裔临时 CEO Ellen Pao,控告前雇主顶级风投 KPCB(Google, Amazon 的早期风投)性别歧视索赔 1600 万美金。她举证有:工作中没有好的座位、开会时被要求做记录、没有采纳她明智的建议(提议投资 Twitter 被驳)、因为跟已婚男上司分手而在工作中被穿小鞋……

她解释她高调的巨额索赔是为了警示硅谷给予女性更平等的发展平台,也是为了给予女性勇敢争取的榜样力量。这篇文章提到了这个诉讼案的另一个可能的影响,让女性在工作中更加举步维艰。

p.s. 在 Pao 如火如荼为她遭受的性别歧视索要巨额赔偿,同时,她的丈夫(据说以前是同性恋,更多猛料在此)也正在为他遭受的种族歧视控告前雇主和他的公寓管理会。我不做任何评价了……

2015/03/19 第 163 期

SaaS 公司的 40% 法则 (archive)

这是一个风投眼中健康的 SaaS 公司:MRR (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 的年增长率和利润率之和要达到 40%。比如,你的 MRR 增长是 20%,那么你的利润率要达到 20%;如果你的 MRR 增长是 40%,那么你可以 0 利润;如果你的 MRR 增长是 50%,那么你有 10% 的亏损空间。

如何吸引用户 (archive)

如何吸引用户一直是所有 startups 共同的焦点。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妙计,这是一个科技写手多年观察研究的 17 条经验总结,相信你能找到一两条受益的。其中几条是前几天推荐的 Dropbox 用户快速增长的经验。此外,有一条很有意思的,Airbnb 早期用户是他们跑到 craglist 上邀请来的,想起小米的早期用户也是他们跑去其他论坛忽悠来的。

Ideas 最重要吗 (archive)

Ideas 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的执行力(follow-through)才是成事的关键。Google 不是第一个做搜索引擎的公司,哈利波特不是第一个魔法小男孩的故事等等,这篇心灵鸡汤想说,“Nothing thrills like the promise of a good idea. Nothing happens without follow-through.”

Meerkat 火了 (archive)

全民拍照的热度还没消散,全民直播的热潮袭来了。Meerkat 在今年 SXSW 彻底火了。这是一个咸鱼翻身的故事,这个 12 人的小团队做了一年半视频半死不活,在今年 2 月彻底转型专注做一个很简单的 iOS app:a live-streaming app,可以随时随地现场直播小短片然后上传到 social network 分享。这也是一个歪打正着的故事,Twitter 收购了 Meerkat 的竞争对手然后对其进行了封杀,但事与愿违把它炒火了,因为他们可以自我介绍为:“The Live-Streaming Service Twitter Doesn’t Want You To Use!”

跟当年 Twitter 在 SXSW 的火爆程度如出一辙啊。

面向用户与面向企业的产品设计差异 (archive)

企业级产品的设计往往不如面向用户的产品。这篇文章提到,企业级产品的几个特点:the actual end-user 并不是下购买决定的人,从购买到应用到工作中可能耗时几个月等等。就因为这样,以前企业级产品的使用者往往无奈的留用这些不如人意的产品。但是,现在企业级软件提高自身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了。使用者对于产品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如 Slack、Box 等已经打破固有的企业级软件模式,机智地从员工下手,提供优质产品设计。

2015/03/20 第 164 期

设计公司将接管硅谷 (archive)

以前 startups 里面设计师与工程师的比例是 1:15(甚至到 1:30),而现在这一比例上升到 1:4。Google、Facebook 等大公司都收购了设计公司(更别说 Apple 了……)而 2010 年以来,有 27 家设计师创立的 startups 被各大公司收购了;6 家著名的风投更是首次有设计师加入。这篇文章分析了设计公司大有前景的几个原因:摩尔定律不再成为标准,人性化创造性的工业设计让性能不如上一代的新 MacBook 也大受追捧;design 和 technology 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普罗大众不是以前那些对设计没要求的工程师,对于用户界面、用户体验的要求日益提高;还有早期的 startups 能在设计师的影响下奠定一个好的公司文化基础(比如 Airbnb)。

Amazon 前 VP:如何面试工程师 (archive)

这篇文章是公司一个老同事推荐给年轻同事的,他本人是 amazon 前 30 号员工。文章给了面试官很实用的建议。不能说有多完美,但如果你没法在面试上进行创新,根据这篇文章给出的建议做就够了。

Don’t forget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help work out everyone’s nerves.

“Tell me about your background”is not a useful question for a tech interview.

Probe when you see a resume with a long list of skills. Separate the truth from filler.

Don’t“try out”new questions on candidates. Know what a good answer sounds like.

Make sure you have them write code! This is too often skipped.

Dig into algorithms, data structures, code organization, simplicity.

Use some questions that are vague and open-ended. See if they ask you questions to find out more.

Ask a design question. See how people think about a bigger picture problem.

Create core competences for your company. Make sure candidates measure up well.

Make it tough but fun. Good developers want to know they’re talking to smart folks.

20 家起死回生的大公司 (archive)

过去的这 20 年,Apple 无疑是最举世震惊的起死回生大公司。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介绍了另外 19 家:Starbucks 在 2000s 因为过度扩张、品牌受损、股价狂跌,新的 CEO 大刀阔斧关闭了全美 900 多家效益差的店、引入手工制作咖啡以及提供免费 wifi 来增加用户体验,终于扭转局面;Netflix2011 年改变收费模式以后,一个季度就流失了 80 万用户,股价更是从 300 一路狂跌到 65 美元,幸好 2013 年推出了《House of Cards》才得以咸鱼翻身,现在股价涨到 400 刀了;乐高在 1998 年大受 video games 的冲击,开始亏损,2004 年新的 CEO 上任引入新的生产线生产了旋风忍者等系列再次让乐高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玩具公司……

分析 Etsy 的 S-1 (archive)

"The best teachers in chess start by teaching the end game first." 本文分析了即将上市的 Etsy 的 S-1,相当于是分析 startup 的 end game,看具有什么样特性的电商能上市。2014 年,etsy 93% 的访问量来自 organic visits(非广告招来的访问),仅有 7% 来自付费广告;每赚 $100,要花 $1~$2 营销;78% 的销售来自回头客。有机增长的访问量 + 高粘性的用户,上市。

用好媒体这个工具

媒体报道是 startups 吸引用户、获取投资的有效手段吗?这篇文章从 startups 的角度分析了过度媒体曝光的不利影响:天花乱醉的媒体曝光会让你的用户跟第一轮投资来得太快太早,你就没有充分的时间改进产品,报道中信口开河的承诺最后就只能沦为空头支票,进而加速你的灭亡。90% 的 startups 会失败,而其中 74% 失败的原因是 premature scaling (i.e. the hype overwhelming product capabilities)。

Uber, Twitter, Airbnb 都是恰当运用媒体成功的例子;Whatsapp 是低调成功的典型;Color,Path 甚至是 Quora 则是过分媒体曝光,最后雷声大雨点小的反面教材。

2015/03/21 第 165 期

Path 在产品开发中使用 Quip (archive)

这篇软文介绍了 Path 如何运用 Quip 实现高效产品开发的过程。分享这篇有两个意义:

  1. 看 Quip 怎么推销自家产品;
  2. 看 Path 如何用协同写作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发产品。团队协作的工具太多了,一不小心你会发现你的团队用了几个不同的工具做相同的事情。

Staying beginner, staying young (archive)

Google 的 lead designer,也是曾经 iPod 主创和 Nest 创始人,介绍了两个非常简单的设计哲学:“Staying beginner and staying young”。抱有初学者的虚心,聆听用户的意见,解决用户哪怕很细微的困难;让年轻人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因为他们往往不固守成规、勇于挑战传统。他举了个例子,以前用户满怀期待的在圣诞早晨收到 mp3,但是竟然还要充电才能用……他们听到了用户的抱怨所以现在 apple 的产品都是预先给你充好电了。

有故事的产品 (archive)

这是一个澳洲小伙在 app store 做实验的故事。他用 6 小时写了一个 fitness app,然后一步步做实验,没花一分钱做广告,却能达到 2.3million 的下载量,最后被收购了。他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说的是,“you need to sell your app with a story”。他整个经历,“有故事”的经历,正好是文中推荐的这本书《The Fortune Cookie Principle》所兜售的销售哲学,最近我也在看,强烈推荐。

沃尔玛的命运 (archive)

Fred Wilson 在这个文章中指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会改变沃尔玛的命运,特别是 Sidecar, Postmates, Lyft, Uber 等司机网络的发展将会让 Same Day/Same Hour Delivery 成为现实,那么谁还会去沃尔玛的商店购物呢?文中提到了 Alfred Lin,大家还记得吗?前 Zappos 的 CFO。奇闻异事看这里:Tony Hsieh 在斯坦福的演讲

写作的意义 (archive)

因为不确定自己写的是不是完全正确而不敢提笔吗?在这篇文章名风投 Hunter Walk 认为,写作的意义在于吸引读者来检验你的论断、你的数据、甚至给你传递新的知识。“So don’t write only because you know you’re right and have it all figured it out. Write because it attracts other people who can help test your arguments, augment your data or teach you something new.”

2015/03/22 第 166 期

著名科技媒体 GigaOM 验尸报告 (archive)

GigaOM 前 VP 写的长文,分析为什么去年 GigaOM 融资 $800 万,今年怎么就关门了。融资太早、融资太多钱,投资者太急于得到 10 倍以上的回报,野心太大,对 GigaOM 本身施加太大的扩张压力;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一直在烧钱。

Apple Watch 上没有浏览器 (archive)

智能手表将是第一个没有浏览器的主流上网设备。But, who cares?

大家花在移动设备的时间里,14% 是浏览器,86% 是在各种 apps。但我们仍然在访问 web,只不过是通过 app 里的 web view,比如点开微博 /twitter 里的链接,在 app 里浏览,而不是跳到浏览器里。

80 年代的风险投资 (archive)

很详尽、很长的分析文章。周末了,读一下长文:)

People in the VC industry talk about the’60s, when institutional venture capital took off. They talk about the’70s, when iconic companies like Apple and Genentech were founded and the microcomputer industry emerged. They talk about the’90s and the Internet bubble. They don’t talk about the’80s; the’80s are the missing piece of the puzzle.

文章认为现在的形势像极了 80 年代的时候。VC 的冒险精神不够;有东西火了成功了,就跟风投同类产品;话说回来,若不冒险也能赚到钱,为啥要冒险?

Today is like the 1980s. There are a plethora of me-too companies, companies with a new angle on a well-understood market, and companies founded with the hopes of being acquired before they need to bring on many customers. VCs are insisting on market validation before investing, and are putting money into sectors that have already seen big exits (a sign of a market that has already emerged.)

访谈:Design+Code 的作者 Meng To (archive)

去年读了 Design+Code,从里面学了 Sketch、学了字体的基础、学了些设计方面的东西。但最让我感到 inspired 的,是书作者 Meng To 的经历 -- 书当然是好书,推荐购买学习。他来美国的签证被拒,于是就在过去 18 个月,行走于 30 个城市、20 个国家,同时边写书。分享的这篇文章是 Maker Hunt 对 Meng To 的采访(发动网友提问,AMA)。

他是夜猫子,晚睡晚起。晚上注意力比较集中。

UI 设计方面,他已经全面从 Photoshop 转向了 Sketch。

电脑游戏引导他喜欢上了设计:星际、魔兽、暗黑、命令与征服

在东京的时候,想要赚更多钱;意识到人们喜欢读他的博客,或许他可以写书。

要有设计灵感,到 Dribbble 上去看看,临摹别人的作品:)

作为旅行者,相比于 Airbnb,他更倾向住在 hotel 里,因为 hotel 一般离景点、好餐厅比较近。

生活的精彩之处,就是时时刻刻都有能给你灵感的东西。希望湾区日报也能给大家每天都带来一些灵感:)

2015/03/23 第 167 期

你所不知道的善良耐心人性化的 Steve Jobs (archive)

另一本 Steve Jobs 的传记在两天后要推出了。这篇文章是新书的节选,主要是 Tim Cook 的口述,可能更真实,也可能更有偏见。

文中有提到 Tim Cook 愿意贡献自己的肝脏给 Steve Jobs;提到 Steve Jobs 选定 Tim Cook 作为继承人的细节;提到 Steve Jobs 在最后的日子着手建新的 Apple Campus(宇宙飞船)。

Dropbox CEO 谈创业经验的幻灯片 (archive)

他们一开始在 Google adwords 上花钱,结果为了赚用户 $99,他们得花 $233 ~ $388。实验失败。还是 word of mouth 最有效,用户邀请用户,送存储空间。这个对话有意思:VC: "There are million cloud storage startups!" Drew: "Do you use any of them?" VC: "No" Drew: "……"

别忘了 Logged out users (archive)

社交网络的 100/10/ 1 法则:1% 的人创建内容,10% 参与互动(比如点赞),100% 的人浏览内容 -- 大部分的用户其实不需要登录。

Email-First Startups (archive)

Product hunt 创始人 Ryan Hoover 写的。

现在满世界都在说 mobile-first,甚至 mobile-only,他的文章提出了用 email 来验证 product idea。

做网站或 app 是要花很多时间的;用邮件的话,有这些好处:

  1. 省时间,快速验证 idea。
  2. 邮件是异步的,如果用户发邮件给你,你可以人工回复、或者程序自动回复 -- 用户是分不清的:)
  3. 周期性地给用户发邮件,如果他们真喜欢你邮件推送的内容,他们就对你产品产生依赖了。

文中提到了一些 Email-first 的产品。

这篇文章写于 2013/3/1,那年年底他的 product hunt 才上线,也是 email first 的 product!

Steve Nash 退休 (archive)

他自己写的文章,很真诚感人。感谢了很多人,有教练、队友(诺维茨基、迈克芬利等)、球迷、手足、父亲、孩子等。Steve Nash 是我很喜欢的运动员。96 黄金一代,真是群星荟萃。文中提到了他小时候踢球,他父亲对他的表扬不是简单地 "哇,进球了",而是说:“Brilliant vision to see your teammate coming in behind the play,”or,“So unselfish to pass when you could’ve shot. That makes me proud.”这样的教育应该是很多父母需要学习的。创业公司就应该招这样的谦卑、懂得感恩、无私、懂团队合作的人。

2015/03/24 第 168 期

从增长最快的 10 家 startups 学到的 10 件事 (archive)

增长是所有 startups 最关注的话题。这篇文章深入研究了 10 家增长最快的 startups(e.g. Uber, Snapchat, Airbnb 等等),总结归纳了想要实现快速增长的 10 个经验。

Non-blocking UI (archive)

大家都知道 non-blocking I/O;类似的概念:non-blocking UI。打开 facebook 网站或者 app,在等待数据加载的过程中,大家看到的不是老套的 spinner,而是呼之欲出的界面,相当 responsive。A non-blocking interface should feel fast, responsive and continuous, regardless of network speed. Any action such as loading a new page or clicking a button should have an immediate reaction, and should never be left in limbo.

Startup 营销终极指南 (archive)

Startup 营销是一门错中复杂深奥难懂的科学。前几天推荐了滥用媒体的弊端。今天这篇文章则从成立之初的定位、媒体的选择、PR 的确立、内容的创建、到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一个 best practice,手把手教你怎么做好你的 startup marketing。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投机取巧,就是选择产品的 keywords:可以运用一些免费的工具找到 traffic 主要是哪些关键词带来的,然后再用 Google’s Keyword Tool 和 Uber Suggest 来确定你的 core keywords,这样确定的 keywords 就是一些搜索的人多但是搜索结果少的好 keywords,会给你的 traffic 带来创收。

内容产品的春天来临 (archive)

内容的网站(产品)曾经一度让风投们都望而却步。现如今大热的 Buzzfeed 已经拉到 5 轮风投总额 $96.3 Million,想当年 2006 年创立之初也是遭受过没有风投问津的惨状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在伦敦投资媒体娱乐版块的风投,他介绍了风投对于内容产品由过去不了解而却步到如今了解而投入的演变过程。他指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普及与整合,为内容的获取与传播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这也是内容产品能“be scaled more easily and be valued higher”的重要原因。Netflix 通过拍片已经咸鱼翻身了,风投看到了内容产品的契机,越来越多的钱会涌进内容产品的 startups。

Pinterest 如何检验产品长期的影响 (archive)

一个新功能的短期影响很容易就能观察到,但是用户会不会慢慢的对这个新功能免疫而使得其长期表现不如意呢?这篇文章,Pinterest 的工程师以 app 上的图标数字提醒为例子,介绍了如何用 holdout experiment 来做长期影响的检验。这其实也是一个 A /B experiment,1% 的用户作为 holdout group 保持原来的功能不变,而 99% 的用户增加了新功能(app 上图标数字提醒),然后追踪一年多的时间,最后发现:app 上的图标数字提醒确实在长期对于 daily active users 的增长、engagement metrics(e.g. Pin close-ups, repins, Pin click-throughs)的增长都有显著的作用。

2015/03/25 第 169 期

Top 10 YC W15 Startups (archive)

2015 年 3 月 23 日是 YC 最新一期(Batch W15)的 Demo Day。Mattermark 基于几个 growth metrics(app 下载量,social media traction,网站访问量,媒体曝光度,员工数,已获得的风投金额等等)评出了得分最高的 10 家 startups。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走偏门的,Meadow,相当于加州的大麻快递,号称能够最方便快捷的把药用大麻送到你家门口。在加州药用大麻使用是合法的,根据 NCSL 的数据显示,现在全美有 23 个州批准药用大麻的使用合法,但是 Meadow 将来要怎么 scale growth 呢?

泡沫会破吗 (archive)

这是 Google Ventures 做的数据分析,对比了 2000 年泡沫破灭前夕的几个数据点,同时揭示了几个乐观和悲观的迹象。整篇文章基调还是比较乐观的,可以肯定是现在与 2000 年的情况完全不同,现在资金远不及 2000 年疯狂流入科技公司的量,而且现在风投更偏向于少轮大额的投资,再加上现在公司的盈利速度与能力比 2000 年更好,这就使得现在的公司不像 2000 年那样急着上市。前几期也提到的 Bill Gurley 的独角兽死亡预言,但是 Google Ventures 质疑独角兽的死亡是泡沫破灭的末日之兆,还是仅仅只是失败常态的一个例子?

职业转变的冥想 (archive)

这是一个纽约的风投写的。职业的转变会经历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但是作者认为每一次职业生涯的转变都应该是“personal growth”,是破旧迎新的契机。“transition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m new habits and break old ones”。

Lyft 的 25 亿独角兽之路 (archive)

Lyft 最近从日本最大的电商 Rakuten 融到 5.3 亿美元,估值攀上了 25 亿。有钱跟 Uber 大干一场了!这个小文罗列了 Lyft 每一轮融资的数量、估值、以及股权分配的比例。此外,CrunchBase 可以很直观的看到 Lyft 和 Uber 的融资历史。有意思的是,同样成立于 2009 年(前后相差两个月),在前面 2 轮融资情况都不相上下,2011 年是分水岭,Uber 开始几轮数千万的融资,估值不断攀升,而到了 2013 年 Lyft 首次获得上千万融资的时候 Uber 已经能融到数亿了……更有意思的是,Uber 的第一轮种子是两个创始人自己掏钱的,是不是花自己的钱比较有破釜沉舟的冲劲?

不一样的 Jobs (archive)

Steve Jobs 的同名传记展现的是一个不近人情、冷漠自私、性格乖张但却又高瞻远瞩、力挽狂澜的 Apple 领导人。但是,Jobs 的朋友们相当不认同,认为《Steve Jobs》在 Jobs 死后匆忙出版为了借着他的死亡话题冲销量,并没有准确全面的描述 Jobs 本人。2015 年 3 月 24 日出版的《Becoming Steve Jobs》则更得到 Jobs' inner circle 的支持,展现的不只是他在工作中的冷酷,也有他作为朋友的重情重义。其中 Tim Cooker 提到,在找不到匹配的肝脏时,他提出想要捐献他的肝脏,但是被 Jobs 一口回绝了。

2015/03/26 第 170 期

LinkedIn Endorsement 获得病毒式传播的经验

这篇文章是 LinkedIn 的 Tablet Mobile Product Lead 介绍他的产品 Endorsement 如何获得病毒式的传播的。他分享了要让你的产品也获得病毒式支持的几个要点:简化步骤;必要的使用提示(比如页面引导);采集每个步骤的使用数据,如果某一个步骤效果很好,加强火力把那个步骤做好。

加州快没水了 (archive)

加州现储水量只够撑一年了!长时间的干旱让加州没水可蓄,很快要没水可用了。政府开始考虑要 household water price rationing 了,就是超过一定量的用水后水费猛增;而且如果干旱持续下去,可能要像 10 年前澳洲干旱时期那样实行严格的水量配给了。盐水淡化、暴雨水获取、污水再循环会不会是硅谷下一波技术创新的方向呢?

从 Watsi's Data 学到的 (archive)

Watsi 是一家为全球 health care 募款的非营利组织,他们公开了数据让大家为它的发展出谋划策。这篇文章是数据分析师们对其 activation,retention,conversion 的明细分析,对不是非营利组织的产品也很有借鉴意义。

Snapchat 如何占领年轻市场的 (archive)

Snapchat 仅仅只是靠阅后即焚搏噱头的吗?现在 Snapchat 日活跃用户高达 5 百万,每人每天平均发送 40 个图片或者视频。Ryan Hoover 在这篇文章分析了 Snapchat 是如何步步为营使之成为一款 habit-forming product 的。首先它的拍照(摄影)功能非常简单便捷,而阅后即焚的功能又让沟通无需顾忌(想发就发),再者一对一通讯增加了接受者的参与度(不得不回),read-receipts 的机制进一步加快了接受者的回复速度,多变的内容形式则更是激发用户的参与兴趣。

Sam Altman 的 10 万美金赌局 (archive)

有没有泡沫的争议不绝于耳,Sam Altman 怒了,在 3 月 24 日公开邀请风投押注他的 3 个预言,如果有一条没有实现,他捐给胜者指定慈善机构 10 万美元;反之亦然。他的三条预言是:

  • Proposition 1: On January 1st, 2020, The top 6 US companies(Uber, Palantir, Airbnb, Dropbox, Pinterest, and SpaceX) will be worth at least $200B in aggregate.
  • Proposition 2: On January 1st, 2020, a selection of mid-stage YC companies(Stripe, Zenefits, Instacart, Mixpanel, Teespring, Optimizely, Coinbase, Docker, and Weebly) will be worth at least $27B in aggregate.
  • Proposition 3: The current YC Winter 2015 batch—currently worth something that rounds down to $0—will be worth at least $3B on Jan 1st, 2020.

2015/03/27 第 171 期

考古拾遗 (archive)

科技大佬们当年在网上(邮件列表、新闻组、论坛)留下的痕迹。Larry Page 在 java 新闻组里提问:怎样用 java 设置 User-Agent header。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java,改用 python 写爬虫……ebay 创始人在新闻组里宣传 ebay;whatsapp 创始人在论坛里宣传 whatsapp;dropbox 创始人在 hackernews 上宣传 dropbox……

建立社区 5 要素 (archive)

这篇文章是 Designer Fund 介绍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建立起顶级设计师创业者的社区的,关键归纳为 5 个 P:Purpose, People, Practice, Place, Progress。“For a community to thrive, members need to gain utility, otherwise it’s not worth their time”。

Messenger 平台化将保住 WhatsApp 简洁的初衷 (archive)

Facebook 高价收购 Whatsapp 的意图终于明朗了。Messenger 平台化后,外部开发人员将引入各种复杂的功能,提供多功能的服务;而 Whatsapp 则专注做最简单的聊天工具。

Whatsapp 就是前面提到的 Frictionless Design 的典范,他们一直秉承着没广告、没游戏、没噱头的初衷,只专注于最基本的聊天功能。

早期的 startups 要如何跨越 adoption life cycle 的鸿沟 (archive)

每一个产品都有一 adoption life cycle,从若干尝鲜者开始免费试用,接着 early adopters 的小团体愿意花钱,然后就不得不跨越一个鸿沟,把购买冲动传染给 early majority,此后市场就慢慢大起来了。这个作者是 Wealthfront 的创始人,他在这个文章介绍了 Wealthfront 如何在成立短短 2.5 年后就能运营 10 亿美金,其中他们超过 60% 的用户是科技圈的,而且 60% 的用户在 35 岁以下。他认为,抓住 early adopters 的小市场是早期 startups 成功的关键,而不是一开始就想去抓住大市场。

Frictionless Design (archive)

极简的设计就意味着 frictionless 吗?增加新功能就意味着增加用户体验的摩擦吗?这篇文章认为,“Frictionless and minimalism are related but not necessarily the same”。这里还介绍了 Low-Friction Design 的几个规则:让用户使用 default decision 而不是提供 options;为每一个功能制定仅一条路径;personalization 而不要 customization;坚持你的改变;新功能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设计;准确的预测。

2015/03/28 第 172 期

Consumer Products 成功三步曲 (archive)

能够 product market fit 就是好产品,但是要如何成为满足市场的产品呢?这篇文章是资深产品经理介绍 startups 如何做 product market fit 的好产品的三部曲:want,need,utility。以 Facebook 为例,提供大学生浏览同学个人资料就是 want;专注于学生用户离不开的产品就是 need(尤其是 2005 年上线的在照片上标记朋友的功能);而向全世界开放则是 utility 的阶段,这个时候 Facebook 的产品功能已成为其他公司争相效仿的对象了。utility 就是水、电、wifi 这样的东西,很基础,大家都离不开。此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 Twitter,Instagram,Snapchat,Truecaller,Meerkat 的三部曲。

Meerkat 的自发凝聚力 (archive)

这篇文章是 Meerkat 的风投自己写的软文,介绍 Meerkat 的 live broadcast 是如何利用人类的自发凝聚力火起来的。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为内容分享的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时机,但不同于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Snapchat,Meerkat 提供的是一种 live 的全新体验。

Cook 不同于 Jobs 的领导风格 (archive)

外界一度质疑 Tim Cook 如何在 Steve Jobs 的神迹般光环下领导 Apple 前行。然后事实证明,他在 Jobs 死后带领 Apple 再创了新高峰,股价猛涨,市值首次冲破 7000 亿美金。而且,他不是 Jobs 唯唯诺诺的模仿者也不是小心谨慎的追随者,他是行事作风完全不同的继任者,他对持股人慷慨分红,热心公益,甚至大方坦诚自己的同性恋取向,对于员工的管理更像是教练与队员的协作等等。这篇文章介绍了 Cook 是以怎样不同的姿态领导 Apple 的。

如何不为写作而写作 (archive)

这是 Stack Overflow 的创始人 Jeff Atwood 在 2011 年写的软文,为了推荐 Writers Stack Exchange,一个通过 Q &A 来鼓励跟促进写作的平台。作者认为写作是交流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且写下来还可以帮助你自己理清思路,而写作有多种形式,写书、写博客、还包括在论坛上回答别人的问题(Q&A)。Stack Overflow 就提供了这样的锻炼机会,你想明白说清楚写下来的回答能够得到其他同业的反馈,也是对你写作能力的一种磨练跟提高。

VC 所关注的 11 个风险 (archive)

风投是如何评估 startups 的风险因素的呢?这篇文章介绍了 11 个风投关注的风险因素:市场时机、商业模型、市场接受度、市场大小、执行能力、技术水平、资本结构、平台依赖度、风投管理难易、财政以及法律的 11 个风险。

2015/03/29 第 173 期

花 $156 搞一个 startup (archive)

作者在正式开发网站前,在 Fiverr 之类的地方花很少的钱请人设计图标、做网站设计,然后众筹了一把。众筹了几千块后,在 elance.com 上请了个工程师帮忙开发。然后,真的网站上线了。

这个套路不错。尽管东西“不是那么有技术含量”,但比起前面介绍的【制定正确的 MVP 目标】里的团队,手段要高明、灵活得多。

职场建议 (archive)

这样的文章其实很多,这篇我觉得说得挺清楚的。主要立场是要加入高速发展的牛逼 startup,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优化人脉、个人成长、长期的金钱回报、漂亮的简历等。

但问题是,有多少人能押对宝?

作者是 Elad Gil,前 Twitter VP。之前创办的公司被 Twitter 收购而加入 twitter。再之前是在 Google 做 pm(在 Google 上市前及时加入 google)。

做好产品设计的良性批评 (archive)

作者以前是 Google 的 designer,现在 Google ventures。

如何让团队成员对产品设计进行良性地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让好产品变成伟大的产品的必要步骤,但如何避免情绪化、如何对事不对人,是不容易的。这篇讲的是对产品设计的批评,对工程、运维方面也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关阅读:客观的事故分析

制定正确的 MVP 目标 (archive)

Steve Blank 的文章。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斯坦福的创业团队要卖数据给农民,他们打算花钱买无人机、买高清摄像头、买图像处理软件,然后花几个月时间整合起来做一个 MVP,以验证他们的 idea 是可行的。Steve Blank 认为这样的 MVP 是错误的 MVP,要验证农民愿不愿意买数据,根本不用花大钱、花那么多时间。工程师有时候就只是为了追求纯粹的动手做东西的快感,而迷失了方向。搭车推荐一下 Steve Blank 的经典演讲:Secret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做别人想用的数据产品的简单法则 (archive)

Mixpanel 联合创始人写的文章。现在做什么都要 data-driven,所以公司要有展示与分析各种指标的 dashboard,要嘛自己做,要嘛买现成的。不同的 dashboard 有不同的用户(ceo、pm、工程师、销售等),需求有所不同。

本文总结得不错:好的数据产品应该是能 "giving lots of context for the data we display, making that data verifiable, and limiting UI complexity". 其中 "making that data verifiable" 很关键,数据如果有问题,大家得能方便地 debug。

2015/03/30 第 174 期

Uber,Airbnb 和 Dropbox 的共同点:有效的 Referral Program (archive)

文章分析了 Uber,Airbnb 和 Dropbox 的 referral program,让用户邀请其他人来使用产品。他们都有设计得很好的奖励机制:Uber 和 Airbnb 的 referral program,邀请人和被邀请人都能得到奖励,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我邀请你使用,只有我拿到奖励,好像是我要占你便宜一样”;而 Dropbox 奖励的是存储空间,而不是钱 -- 不同的产品,奖励的东西不一样,钱不一定是最好的奖励。

移动视频直播逐渐变成主流 (archive)

视频直播类的 app 早就有了(比如 08 年上线的 Qik,后来被 skype 收购了),为什么到现在才火起来?这是很多因素合力的结果:智能手机的普及(连老人小孩都开始用了)、网速的提高、社交网络平台化、乐于分享的思潮等等。

想起 Paul Graham 说要 Aggressively garbage-collecting outdated ideas。视频直播类的 app,就是很好的例子。

分析 Uber 等公司招劳动力的渠道

文章分析了 Uber、lyft、postmates 这样的公司招劳动力的渠道。重点分析了这些公司在 craigslist 花的钱与 adwords 关键字价格的猛烈上涨 -- 竞争太激烈了。

Craigslist 上发帖,大部分是免费的;但招聘类的广告,大部分城市一条 $25,旧金山地区一条 $75。Uber 一年在 Craigslist 上花超过 $260 万招司机;Lyft 一年在 Craigslist 上花超过 $160 万;Postmates 花超过 $300 万。Craigslist 才是神奇的公司,不上市、不做 app、丑陋的 web 1.0 界面、不太用 javascript、几十个员工,闷声发大财。

速度是一种重要的用户体验 (archive)

Google 做了实验:

如果搜索结果的返回时间增加 100ms 到 400ms,搜索量就下降 0.2% 到 0.6%

-- 看上去好像影响不大?要知道,2013 年 Google 挂了 5 分钟,全世界网络流量下降 40%!

所以,在用户体验方面,除了优化网站 / app 的界面,还要考虑优化访问速度。

Foursquare 的平台化之路 (archive)

前几天 Twitter 宣布将与 Foursquare 深度合作,以后每条 Tweet 都能标注一个由 foursquare 提供的地理位置,比如地标建筑、小商家的名称等。

Foursquare CEO 在这篇文章里重申了 Foursquare 六年来的平台化努力。他们一开始只是做签到按钮,但他们有更伟大的理想:"The big idea was to create a system that could crawl the world with people in the same way Google crawls web pages with machines."

到目前为止,Foursquare 的用户签到了 70 亿次,有 85000 个合作伙伴使用他们的 api。他们 09 年初成立,同年夏天就开放了 api,可见他们早早就打算平台化了。他们力争成为“location layer of the internet”。

所有东西都想成为平台。配合阅读:Google 不懂将产品平台化 与 Messenger 平台化将保住 WhatsApp 简洁的初衷

2015/03/31 第 175 期

硅谷的男女之别 (archive)

这篇文章是 Numenta 的 CEO 对 Ellen Pao 诉讼的硅谷男女不平等的看法,作者以女性的身份在硅谷闯荡了 30 几年,她认为硅谷吸引她的正是在这里谁能创造增长谁就能得到机会,无关男女;而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在 Facebook,HP,IBM,Google,Xerox,Yahoo 等身居要职;此外,男性更容易得到机会,这或多或少是因为比例的问题……

Uber 与 Lyft 之战的教训 (archive)

在 on-demand 的市场上,竞争的成败就两个关键因素:multi-homing costs 和 interaction failure。不管是司机还是客人,同时在手机下载 Uber 和 Lyft 的 app 是 multi-homing cost 相当低的。Uber 深谙此道,因此在 interaction failure 上面大做文章,发动大量员工同时用 Lyft 叫车,然后又取消,这样 Lyft 的司机 interaction failure 之后就会厌弃 Lyft 而更集中去 Uber 上了,司机偏向 Uber 之后,乘客会逐渐发现使用 Uber 叫车容易(interaction failure 小),而也偏向 Uber……长此以往,Lyft 就彻底退出竞争市场了……

Facebook 的盈利之路

startups 早期追求用户数,而 revenues 归根结底才是所有人苦苦追寻的那只圣杯。Facebook 在找到 sustainable business plan 之前,已经逐步积累了用户 7 年,即便是这样,它在寻找盈利上还是一路摸爬滚打。2006 年在 news feeds 中加入广告而流失用户,2008 年不得不下线;2007 想通过 gift shop 卖图片无利可图,2010 年也关掉了;即使 2009 年 cash-flow positive,但还是没找到长期的 sustainable monetization strategy;而 2010 年 news feeds 又加入了 Friend-triggered Sponsored Stories 的功能但是以侵犯隐私败诉,2014 年也不得不关掉;2014 年在移动设备的 news feeds 增加广告,用户哀声遍野,但是确实创造了 Facebook 三分之二的收入;2015 年 3 月,推出平台 Topic Data,但仍然备受质疑。

Shut-In Economy (archive)

在线购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而及时的 on-demand 服务更进一步挑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足不出户 (shut-ins) 就能很好的生活下来。旧金山尤其适合过大隐隐于市的生活,Sprig,Munchery 可以及时送饭到家门口;Postmates 可以快速送货上门;Magic(YC W15 春季班)试图取代私人助理如订餐、订票等工作……这是一个 shut-in 的经济模型,高收入的 shut-ins 心安理得的享受服务创造需求,而这种经济的运作同样少不了低收入群体的苦力(跑腿送饭,搬货,代办等等)。这个 shut-in 的模型可以说是为收入不平等的社会所量身打造的。

在 Oculus 被 Facebook 收购后一年 (archive)

22 岁的 Palmer Luckey 从十几岁开始在家里的车库倒腾虚拟现实头盔,19 岁开始创业,21 岁将 Oculus 以 20 亿美元卖给了 Facebook。在被收购暴富后的一年里:他一掷千金在 Atherton(zipcode 94027,全美最贵的区)跟 Google 的 Eric Schmidt 和 HP 的 CEO 做了邻居,买了特斯拉,虽富贵了不忘召集 7 个小伙伴一起住在豪宅彻夜狂欢打游戏;偶尔不得已去他在 Facebook 总部办的公室转转;将公司总部从加州的 Irvine 搬到了硅谷;上各种杂志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