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日报 2018 年 3 季度汇总

2018/07/02 第 1203 期

我的 CTO 进化之路

gusto 的联合创始人、CTO 的文章。6 年前开始创业,三个合伙人,他是唯一的工程师,几乎 100% 时间写代码;2-10 个工程师时,40% 时间花在招人;11-50 个工程师时,自己若写代码就是给团队添麻烦;51-100 个工程师时,60% 时间管人,40% 时间招人。

电动滑板车公司巨额融资后,你希望得到解答的所有问题

这是电动滑板车创业公司 Bird 的投资人写的文章。所以这种公司有什么壁垒?巨额融资、砸钱、快速进行圈地运动、打造牛逼品牌。2017 年如何来钱快?ICO。2018 年如何来钱快?创立电动滑板车公司!

Grow the Puzzle Around You (archive)

Y Combinator 创始人 Jessica Livingston 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出生不久母亲离家出走,抛下她爸与她;奶奶是她成长的榜样;英语系毕业;创立 YC、麻雀变凤凰的故事。

她虽然没有技术背景,但她出色的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人性的洞悉,在 YC 创立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成立公司、设置银行账号、安装空调、买菜、创建法律文件的模板、联系演讲嘉宾等。创业过程有太多“不酷”的事情得亲力亲为了。

第一批 YC 投资的公司里,YC 给每个创始人 $6000,与 MIT 研究生在暑假的奖学金相当,仅够生存。

“You are a jigsaw puzzle piece of a certain shape. You could change your shape to fit an existing hole in the world. That was the traditional plan. But there's another way that can often be better for you and for the world: to grow a new puzzle around you.”

README 驱动式的软件开发 (archive)

在这篇 2010 年的文章里,作者鼓励程序员们在写代码前先写 README,先把思路理清楚。代码写再好但没需求,也是白搭。最近作者创办的公司以 $75 亿卖给了微软,这就是 GitHub。

这是你在硅谷的生活(两年后更新版) (archive)

以搞笑的口吻描述了一个 35 岁结婚有娃租房子住的男子在硅谷的生活。上一家创业公司失败后,他加入大公司,整天的工作就是跟同一拨人不断开会,或许该去做房屋中介、炒股、炒币?

两年前我有分享过他写的“这是你在硅谷的生活”。35 岁了,加入的创业公司里还没有一家 exit 的(被收购、或 IPO),还没有发过财,这该如何是好?

2018/07/03 第 1204 期

远程 app 设计

这是一个在德国的设计工作室,他们为 Digg 创始人 Kevin Rose 的 app 做了新的设计。他们与客户在不同时区,整个设计耗时一个月,全部是远程的。本文记录了这种远程为客户设计 app 的基本流程。

文中提到的远程协作的设计的工具 Figma 不错。我前不久跟一个设计师朋友远程协作,他就推荐用了 Figma,导入 Sketch,双方在浏览器里实时拖拽、注释。越来越觉得将来的趋势是:极小团队,远程协作,启动资金极小,可持续发展(这些工具都不贵)。

Sustainable Product Growth

一个产品的四种情况:

  1. 用户净增长,留存率低(通常是巨额融资花钱买广告,一旦停止广告,就挂了);
  2. 用户负增长,留存率低;
  3. 用户负增长,留存率高;
  4. 用户净增长,留存率高(可持续的增长)。

你不需要 AI / 机器学习,你需要的是 SQL

熟练掌握 SQL,配合快糙猛的 bash 脚本、cron 等,搭建 data pipeline,配合纯人工的智能,搞定多种 business intelligence 场景,效果远胜各种伪人工智能。

Employee 'Ghosting'

公司很委屈:应聘者面试到一半,突然人间蒸发;或者 offer 已经发了,但不来上班,联系不上了。换一个方向来看:找工作被拒了、被裁员了、被开除了,找公司讨不到说法。伤害是互相的。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er (archive)

十八、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科学家们普遍家境富裕,能自己赞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研究,并能做出成果。现在呢?学术圈里的研究工作很多也是人情世故,有没有办法自己掏钱做民科?

如果是以发表论文到 top 期刊、top 学术会议为目的,比较难。你如果背后没有一个组织(知名大学、知名大公司),别人连看都不会看一下你的投稿。

挂一个 163 的邮箱投稿 OSDI,有戏吗?

2018/07/04 第 1205 期

最好的商业模式 (archive)

微软、苹果、Netflix:花钱的用户是用产品的人;Google 与 Facebook:花钱的是广告商,用产品的人免费;Amazon、腾讯、阿里:小比例的超级用户花大钱,间接让整个生态变得更好,所谓的 shared-value transactions。哪种商业模式好?

在主流媒体网站里买链接 (archive)

很多媒体网站都有所谓的 contributor,免费的写手。免费还有人干?一来可以通过主流媒体网站树立个人品牌,二来可以从其他渠道赚钱,比如公司花个几千块、你可以将他们的链接植入到你的文章里,对 SEO 有点帮助(如果没被抓到的话)。

这是完整的一个产业链,有专门的中介公司拉皮条,撮合愿意花钱的公司与愿意收钱的写手。

Microsoft:The Early Days (archive)

他在哈佛读完大二之后就到 Xerox 工作;然后 1981 年跟随上司跳槽到微软,成为微软第 77 号员工。当时微软刚刚要开始做应用程序,开始山寨 Mac 上的电子表格 VisiCalc。后来他负责开发一个“长得像电子表格的文字处理软件”,叫 Word。

文中提到他在微软做一个叫 p-code C compiler 的东西,跨平台开发的利器。当时他们对形势的判断是:苹果、IBM 等大公司都有不同体系的个人电脑,每家大公司都会做出不同的、不兼容的个人电脑。每个微软的产品都要在这么多不同的平台上存在。结果,主要只有苹果与 IBM 的电脑,没其他公司什么事。就像现在的 iOS 与 Android。

触屏显示器的弊端 (archive)

Tesla 车里的平板很酷,但边开车边触屏操作时,你得用眼睛去看屏幕,因为你没办法盲打啊。收银台的 POS 机逐渐也变成平板电脑了,收银员效率下降不少,一定得眼睛看屏幕才能操作。

Firefox + Pocket:打造更好的文章推荐引擎 (archive)

恐怕很多人不知道 Pocket 已经被 Mozilla 收购了。如果你最近有使用 Firefox,打开一个空白的新窗口就会看到 Pocket 推荐来的文章,这是根据你使用 Firefox 的本地浏览记录推荐的。

我是 Pocket 的重度用户。湾区日报推荐的文章我一般都是先收藏到 Pocket 里。很多人可能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使用 Pocket 的。这是一个 2007 年上线的产品,创始人、CEO 自己独立开发四年(浏览器插件、网站、后台、iOS app),然后融个几百万、开始小团队。现在 Pocket 月活 5000 万。

2018/07/06 第 1206 期

给青少年的建议 (archive)

估值 $92 亿的 Stripe 的创始人、CEO Patrick Collison(今年 30 岁)写给青少年(10~20 岁)的建议。一个主题是:选择与别人不同的路。

我是如何学编程的 (archive)

十一、二岁开始学做静态网站,十四、五岁买了本 PHP+MySQL 的书学习动态网站制作,斯坦福计算机系读本科、硕士,做一堆的 side project、参加一堆的 hackathon。总之就是不断编程。

可以参观一下作者的简历。

从创业者成长为 CEO

这是 CEO 教练 Matt Mochary 编的一本在线书,涵盖了做一个创业者 + CEO 所要触及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工作、处理邮件、组建团队、如何开会、招人、开除人、融资、销售、营销等。

Udacity 放弃使用 React Native

在已有的原生代码(iOS 代码 9.7 万行、Android 代码 9.3 万行)之上尝试了十八个月的 RN,做了四个功能,然后宣布放弃:代码维护代价太高、Android 工程师们集体坚决不想用 RN。

App Store 十周年 (archive)

Apple 的官方新闻稿。2008 年 7 月 10 日,App Store 上线,当时总共有 500 个 app。这十年来,如果没有 App Store,有哪些公司肯定是没法诞生的?

2018/07/07 第 1207 期

Clinkle 的内幕(2014 年) (archive)

Clinkle 是与 Snapchat 几乎同时诞生于斯坦福校园的公司,做移动支付、转账的 app。秘密研发了 3 年才上线,上线几个月后公司就关门了。啥都没做就融了 $3 千万。是近几年比较经典的失败案例。

CEO 开始融资时的参数:超级富二代、20 岁白男、斯坦福本科在读、超级自信,这种几种元素混合在一起,就算没有产品、连 PPT 都没,硅谷风投的模式识别算法也能直接给他 $3 千万。这公司的各种极品事放进电视剧 Silicon Valley 里都毫不违和。据说这哥们最近进军币圈了。

员工被招进公司之前只给看 demo 视频,因为 app 不 work;CEO 让运营团队(主要都是女性)给工程师打杂(买菜、洗车、给车加油等);VP Eng 进公司第一天,发现这公司不行(一方面大裁员,另一方面大规模招人),立刻走人;公司投资人很多,但每人投很少,所以没人在乎,没人对公司幼稚的 CEO 进行监督。

Effectively using AWS Reserved Instances

“一种基于 SQL 与 Python 的采购 AWS Reserved Instances 的动态优化方法”-- 恩,这个标题很有中国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设计的味道:)

社交媒体的运营是粉领工作 (archive)

有点规模的品牌都要有专人运营一堆的社交账号。你可以抬杠说,靠机器人自动发帖就行了;但那些运营得好的,普遍是真人费劲脑子生成内容,一般是女性,一般低收入。

我能用 Python 做什么 (archive)

刚学编程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语法学会了,下一步能干啥?本文列出了一些 idea,可以练练手。

共享出租车是新的 LinkedIn 吗 (archive)

场景 1:一起拼车的乘客,目的地相近,工作地点相近,行业相近,所以拼车服务是新的职场社交服务?

场景 2:创业者白天创业,晚上开出租车维持生计,说不定能勾搭上某些投资人乘客。

2018/07/08 第 1208 期

How the Blog Broke the Web (archive)

九十年代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有些人徒手写 html 做个人主页;后来博客出现了,生成内容变得容易了,这种徒手写 html 做个人主页的风气就没了。

其实,徒手写 html 做丑陋的个人主页这件事依然存在。你去看看美国各大学教授、博士生们托管在学校服务器上的个人主页(一般 url 最后都有波浪号 ~ 的)。

面试了 400 多个工程师后总结的经验 (archive)

一般 onsite 每一轮的面试都是 1 on 1,一个面试官面试一个应聘者;文中提到两个面试官面试一个应聘者的实践:多个角度面试、减少偏见;一个主力面试,一个观察;训练新面试官。

招一个工程师的成本太高了:要筛选很多简历,给应聘者报销机票、旅馆,电话面试半小时到一小时(乘以一个工程师时薪),onsite 四轮、五轮,每轮一、两个全职员工花半小时到一小时 + 准备面试的时间 + 面试后做决策的时间(乘以时薪);招到人了,给猎头(或内部推荐的员工)赏金。

假 AI 的崛起 (archive)

众所周知的事情:声称使用 AI 的公司很多都是用人类劳动力,而不是算法;外包到菲律宾、或者用 Amazon 的 mechanical turk。智能聊天机器人?实际是真人伪装成机器人的口吻跟你在说话。

所以,以后你听到哪家公司使用 AI 做了什么事情了,默认选择不信,骗人的,用来欺骗用户、欺骗媒体、欺骗投资人的。直到他们给了你相信的理由:)

用 AirPods 做助听器 (archive)

iOS 12 把 AirPods 变成助听器:把手机放在声音源附近(电视、音箱),通过手机的麦克风采音,传到 AirPods 起到扩音作用。15% 美国成年人听力有问题。这是便宜的助听器解决方案。

Udacity Git Commit Message Style Guide (archive)

多人协作、一起用一个 git repo,必须得写好 commit message。

本文是不错的一种格式,三段式:

  1. 第一行,类型 + 少于 50 字符的总结;
  2. 解释这是啥、为啥有这个 commit;
  3. 附上相关的 issue 编号。

2018/07/11 第 1209 期

Simple, correct, fast: in that order (archive)

Food for thought. 做软件,先找到 simple 的解决方案,不 simple 的话,就难以 correct,性能就不 fast。补充一点:simple 的方案并不等于 easy。简洁,不简单。

凭什么你的小创业公司需要融那么多钱 (archive)

YC 的 CEO Michael Seibel 的建议:融了种子轮(1、2 百万)后,在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之前,尽量省钱(或尽早盈利),别忙着租华丽的办公司、大批量招人、乱花钱。

如果是 2017 年,或许有人会建议搞一下 ICO;现在可能有人会建议不如转型做电动滑板车?哈哈。前不久跟一个朋友聊,他说:今年,当一家跟 crypto、blockchain 毫不相干的公司突然进军币圈时,说明气数已尽,狗急跳墙,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了。

爬取一千亿个网页的经验之谈

Python 爬虫框架 Scrapy 的开发者、以写爬虫帮别人抓数据为生的 scrapinghub 的经验分享。爬虫要做到高性能、爬取的数据又要干净、还要对付被爬取的网站的反爬虫技术,困难重重。

告别 Microservice (archive)

Segment 将超过 140 个 microservice 整合成一个 service……Microservice 是一个不错的愿景,数量少的时候还行;数量一多,运维、开发、维护的复杂度就指数级增大。

我们都是公众人物 (archive)

只要你有社交账号,你就可能被人肉出来,成为公众人物:作为全球人口的 80 亿分之一,很多人知道有你这个人的存在了;或许有人认可你,但同时,你得接受许多人无厘头的批评羞辱谩骂,这是一个 package。

文中举得那些“一夜成名”的例子,随时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2018/07/13 第 1210 期

20 岁,身家 $9 亿 (archive)

Kylie Jenner:卡戴珊们的同母异父的小妹,1997 年出生,2007 年参加他们家的真人秀电视节目,2018 年初生小孩。Instagram 账号有 1.11 亿粉丝;自创口红品牌,7 个全职员工,年销售几个亿。

传统的硅谷式的创业:从车库里开始创业,一定要有车库。当代电商的创业:在社交平台上积累大量粉丝,每个帖子都是广告(卖自家的产品)。卡戴珊家族,厉害。为啥她不姓卡戴珊?因为她爸不姓卡戴珊;后来她爸变性成功,她就有了两个亲生母亲了。

The Race to a Trillion

全球市值最大的前五家公司:Apple($9516 亿)、Amazon($8658 亿,今天股价创历史新高)、谷歌($8261 亿)、微软($8016 亿)、FB($6019 亿)。谁会先达到万亿?

Apple 是设计公司,为个人做工具;Amazon 是零售商;微软是为企业里的员工做工具;Google 的主旋律是做那种能捕获各种个人数据的服务(方便做广告);Facebook 提供一个特殊的互联网,内容都是用户生成的。

比起 B2C,我更喜欢 B2B (archive)

最风光的公司普遍是 B2C 的(谷歌、FB、苹果等);但 B2C 创业很难,市场调研基本没用,成功都是碰巧赶上风口撞大运,成功不可复制。而 B2B,直接卖给公司,旱涝保收;做不同产品的套路基本相同。

开放办公环境是一个糟糕的想法 (archive)

DHH 日常吐槽科技圈系列:谁决定并设计的开放办公环境?管理人员。开放办公环境看起来很酷、招待客人参观,很有面子;但苦了工程师、设计师这些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干好活的脑力劳动者了。

“如果我在传统的开放办公环境下工作,我是做不出 Ruby on Rails 的。”

高效使用 Gmail (archive)

基本思路:就像使用 tmux 一样,同一个窗口里划分多个 panel;Gmail 里叫做 multiple inboxes。有新邮件,尽量立刻回复;没法立刻回复的,移到 todo 或等待回复的 inbox 里。

如何开启多个 inbox?旧版的 Gmail 里在 settings -> labs;新版的在 settings -> advanced。

2018/07/14 第 1211 期

" 你做的东西别人已经做过了“ (archive)

任何做巨大成功的创业公司,idea 都不是 100% 原创的。但当你自己开始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必然会听到来自各种人的质疑:这东西某某公司已做了,这不就是某某产品吗。如何应对这样的质疑?

Unfollowing Everybody (archive)

他在 Twitter 上曾经关注了 5000 多个账号,噪音太多;用了一些工具备份了所有的关注账号,然后统统取关,最后按需关注回去。关注到 100 个左右,信息量刚刚好。

Facebook 当年收购 WhatsApp 的价格并不离谱

对比了几个线上服务的收购价格,换算成每个用户的收购价:Flickr 每个用户 $16.67、YouTube $33、Instagram $23.83、WhatsApp $35.56

雅虎的成绩单其他:Geocities $189.47、Delicious $50、Tumblr $36.67

如何写出好的软件设计文档 (archive)

做程序员这份工作,读自然语言、写自然语言的时间比读代码、写代码的时间要多。文档又是主要的使用自然语言沟通的手段。本文写得不错。文档里要一定要写清楚 Non-Goals。

地图是新的搜索栏 (archive)

曾经,搜索引擎是互联网入口。现在地图 UI 逐渐变成新的搜索引擎,地图使用频率高,地图成为新入口。打开 Uber、Google Maps 等主 UI 是地图的 app,看看都有哪些功能。

2018/07/16 第 1212 期

Survivorship Bias and Growth

取得最终胜利的往往不是最好的产品;取得最终胜利的是人人都在用的产品。Growth 的意义也是为了让 product 与 market 更 fit;用的人多了、用户习惯养成了,就是好产品。

Building the Google Photos Web UI (archive)

挺有技术含量的文章。总算觉得白板面试做的算法有用武之地了:)小八卦:YouTube 网页上的进度条是假的,进度快速跑到最后再停顿一下,让用户产生“飞速加载”的错觉。

The Rise of Adblock Shaming (archive)

新潮流:媒体网站检测到你在用广告拦截的软件,然后这么媒体网站弹出对话框,或义正言辞,或卖萌,或撒泼,要求你迅速停止使用广告拦截软件,不要断了他们的财路。

来自微博网友 @fenxxx 的分享:current state of webdesign 哈哈

记与 Steve Ballmer 一起共事的二三事 (archive)

很多人认为在 Steve Ballmer 带领下,微软走了下坡路。本文还原出了一个牛逼的、数学能力出众、对微软忠心耿耿的 Steve Ballmer。

Coinbase 的 bar raiser

Coinbase 创始人 CEO 撰文解释 bar raiser 在招人面试中的作用:bar raiser 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面试官,是经过公司核心价值观强化训练的人。

这种 bar raiser 面试官在决定招不招这个应聘者以前,得问问自己:

  • 面试完这个人后,我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 这个人是不是在某些领域比我强?
  • 这个人能立刻出活吗?
  • 这个人的水平高于公司平均水平吗?
  • 这个人会不会让我周一时更想来上班?

2018/07/17 第 1213 期

Bartle taxonomy of player types (archive)

早期多人线上游戏 MUD1(1978 年)的俩开发者之一 Richard Bartle 对游戏玩家的分类:Achievers, Explorers, Socializers, and Killers。

Twitch 上的几乎没有观众的主播们 (archive)

理想情况:在 Twitch 上全职直播玩游戏,每次直播都有一大群忠实的观众。现实:大部分搞直播的是几乎没有任何观众的,对着空气直播。即使有互粉群,说好的主播之间互相看,还是有人放鸽子。难。

The P Rules

在一定规模的公司里,提出新产品都需要开比较正式的 review 会议,一群领导听你 present,然后讨论。本文从领导的角度来看待这种会该怎么开,领导如何才能不成为绊脚石。

散播假新闻的绝佳媒体格式:语音消息

在即时聊天 app 里转发语音消息、散播谣言,平台很难监管。语音的内容不容易精确搜索。如果是视频、图片的话,还能从背景、周遭环境初步判断真伪,声音的话压根就听不出是在哪里录制的。

为何 GOV.UK 的内容应该采用 HTML,而非 PDF (archive)

对比了 HTML 与 PDF 各自的优缺点:PDF 在手机上读起来不爽,但 PDF 不会因浏览器不同而走样;PDF 不好跟踪用户访问量、方便更新内容;PDF 上链接跳转不方便。

这让我想起了在 90 年代末打开 PDF 文件是一件心理负担很大的事 -- 因为 Acrobat Reader 很慢,每次都要卡半天。同样心理负担很大的还有 RealPlayer。

2018/07/20 第 1214 期

举债回购股份,走上独立道路

Wistia 于 2006 年成立,共融资不到 $200 万。几经波折,发展、盈利、快速扩张、亏钱、不开心。最终决定,向 PE 借贷 $1700 万,买下投资人与员工手中的股份,让他们能套现;创始人完全控股,走上自由、开心的道路。

筹划 Buffer 的 retreat

Buffer 公司是远程工作的,几十个员工分布式办公。每年在全球选一个地方,几乎全体员工连同家属一起到那个地方 retreat 一周,工作、团建、玩耍。本文记录了今年在新加坡圣淘沙的活动策划与实施。

Apple 们与 Google 们为啥都不希望你沉迷于手机

公司们都那么假仁假义吗?公司们难道不应该希望顾客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汽车上有安全带,汽车安全了,以后就能卖更多车,这是身体安全;用户不沉迷手机,心理健康,以后才能买更多手机。

公司就像人一样,难以改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Facebook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让用户在 app 里多停留两秒?Uber:公司内部俨然就是权力游戏式的环境,换了 CEO 还是一样。

成为更好的程序员的方法 (archive)

每周做四件事:

  1. 读学术论文;
  2. 学一个新工具;
  3. 读几个章节的书;
  4. 编程的时候屏幕录像,然后回放录像,找出自己写程序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后加以改进运动员、游戏玩家等会去看比赛录像,研究自己、研究对手。

2018/07/21 第 1215 期

招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要花 $5 万

怎么计算的?recruiter 的费用 + 面试的时间(乘以工程师时薪)+ 培训的费用 + 签字费、搬家费等。成功内部推荐一个工程师,很多公司都敢拿出 $1 万来奖赏,可见招聘成本远不止 $1 万。

再重复一遍,时间是零和游戏:公司里的几个工程师去面试一个应聘者,他们花在面试上的时间就没办法花在写代码上了。一天有效工作时间远不到 8 小时,花一小时去面试人、再花一些时间看简历、准备面试、写报告等,大半个有效工作日就没了。

Why JSON isn't a Good Configuration Language (archive)

配置文件里应该要有注释,便于理解、便于以后维护。JSON 不支持注释。而且 JSON 信噪比太低,一堆的逗号、冒号、引号、花括号,眼花缭乱。

到 Reddit 上去找内容营销的灵感

Reddit 这样的论坛有人工 + 算法的投票机制(upvote、评论、排序),告诉你哪些内容是受欢迎的;可以“借鉴”一下热门内容,包装一下,变成自己的营销内容。

为什么 Python 这么慢 (archive)

这是常用的、俗套的开放性的面试题。当面试官问你:为啥 Python 这么慢?你该如何回答?

为何不多加一个选项 (archive)

用户经常会问:为啥不多加个选项?作为 maker,你的回答一般是 no。多个选项,对多数用户不友好,用户多个思想负担;多个选项,对工程师不友好,容易出 bug,或许实现容易,但维护困难。

时间和空间都是零和游戏:你花了时间去多加了个只有 0.001% 的用户才用得到的选项,就少花了时间去做其他更有用的事;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多加了个无足轻重的东西,就没法加其他更重要的东西,也分散了用户有限的注意力。

2018/07/22 第 1216 期

拿一周工作五天的工资,但一周实际工作四天 (archive)

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有更多的时间充电,到了实际工作的那几天效率会不会更高?作为脑力工作者,一周工作 40 小时与一周工作 32 小时的产出差别有多大?

Differentiators

公司里有三类产品功能可以做:MMRs、Neutralizers、Differentiators。你的用户,以及公司里的客服都会 push 你去做 MMRs 与 Neutralizers 类的功能,因为竞争对手都在做。但你也要抽出时间来做 Differentiators。

In UNIX Everything is a File (archive)

常用的、开放性面试题:如何理解“Unix 里任何东西都是文件”这句话?/proc、/dev、/tmp、socket、directory 等。

如何在 LinkedIn 这个游戏中取胜 (archive)

搞笑文章一篇:成立于 2002 年的 LinkedIn 其实是一个没法通关的大型角色扮演类网游游戏。每个人扮演不同角色,或装逼、或卖萌、或撒谎,赚取、骗取、交易各种 social capital。

本文给出了可行性颇高的创建一份虚假 LinkedIn 个人简历的方案:从哈佛与耶鲁以优异成绩毕业(反正 LinkedIn 也不查你的学历),同时在 12 家公司工作,为啥是 12?这样你每个月都能在联系人的时间轴上发出:“今天是某某人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周年纪念日”。哈哈。

一个 idea:可以做份假简历来钓鱼,引诱各公司 recruiter 来联系,然后卖这些 recruiter 的联系方式。

MySpace 与编程启蒙 (archive)

2003 年,MySpace 的主力工程师在网站上线一个月后离职,留下一坨 perl 代码,其他工程师玩不转;其他人用 ColdFusion 重写整个网站,不小心引入一个 bug:用户可以在个人页面直接写 html 与 css。

MySpace 主要用户是中学生,发现可以自由地个性化自己的主页(顺便学了徒手写 html 与 css 的技能),到处都是花花绿绿、文字飞来飞去的 MySpace 个人页面。MySpace 方面也不修复这个 bug 了,反正用户活跃度上来了。副作用是:广告商们不想在这些丑陋的页面上做广告。相反,当时刚出现的 Facebook 页面干净整洁、用户群是素质、消费能力比较高的大学生,广告商更愿意去 FB 上面去做广告。

2018/07/23 第 1217 期

糟糕的软件的根源:幻想出来的问题 (archive)

有的工程师不甘于做“无聊”的编码工作,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情,会幻想出各种奇怪的 edge case、想杀鸡用牛刀地尝试各种酷炫新工具,所以做出来的软件比较奇葩。

不会使用键盘的年轻人 (archive)

这是讲日本的现状,应该也适合世界各地:成长的过程中接触的第一台、或许是唯一一台计算设备是触屏手机,不知道键盘、鼠标为何物;上学后要专门训练使用键盘,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A one year PWA retrospective (archive)

Pinterest 从去年 7 月开始重写手机网站,react、redux + PWA(progressive web app);到今年 2 月份完全上线。现在每周有 80 万用户从手机屏幕点图标进入手机网站,就像使用原生 app 一样。

Benefits at Startups

有风投 Homebrew 整理的文档:美国创业公司应该提供哪些员工福利(保险、带薪假等)。网上能找到的高屋建瓴的指导创业的文章很多,但实际运营的指南却很少。

Consumer startups are dead (archive)

十年前 App Store 上线,然后 2009 到 2012 这几年堪称 consumer startup 的黄金四年,每年都出现牛逼的手机 app 公司;

2013 年后,FAANG 公司们发力,小公司创业艰难。

2009:Pinterest、WhatsApp、Uber;

2010:小米、Instagram;

2011:Snapchat;

2012:今日头条。

2013 年之后,FAANG(FB、Apple、Amazon、Netflix、Google)股价大幅上涨,控制着近乎垄断性的分发渠道。

杀进下载排行榜的新 app 越来越少了,在手机平台上搞 app 创业还行得通吗?

2018/07/24 第 1218 期

11% 的美国人不上网 (archive)

没兴趣;不想学;网费太贵了;“第一个妻子在网上找男人;第二个妻子在网上刷他的信用卡,因为他不用电脑,所以没注意到欠款 $1 万”;不上网,是一种生活方式……

What to Do with Too Much Advice

找一个 advisor,一个就够了;他 / 她给你反馈、提供思考的框架,但最后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6 种产品团队

用户体验至上:Medium;专注数据专注增长型:LinkedIn;不断加功能型:Atlassian;设计美观型:Apple;打磨好代码型:Google;天真快糙猛型:刚开始创业或 hackathon。

用 DAU/MAU 来衡量用户活跃度,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线上服务

用 DAU 除以 MAU,这是 Facebook 推广开的指标;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人们每天用的,如旅游类、约会类、LinkedIn、买房子等。

Pick One Stock

来玩个游戏:选一个股票,现在购买至少 $1 万,持有 25 年后才能卖;你要选哪一个?先想想有哪家公司在 25 年后仍健在?然后再考虑这家公司在 25 年后依然坚挺。

2018/07/27 第 1219 期

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Uber 早期投资人 Jason Calacanis 写给他投资的 250 多个创业者的信:这一波牛市持续了十年,接下来两年崩盘的可能性颇大;经济萧条时会发生如下事情(详见原文),请大家储备超过十八个月的现金,准备过冬。

“fortunes are built in the down market, and collected in the up market.”

Investment Pace

投资人 Fred Wilson 个人的投资节奏:一年投一两家新公司,每家公司一般要持有七到十年;投资很早期的公司,投资人还要投入大量精力与感情;任何一段时间手上都有 7 到 14 家公司,太多公司就忙不过来了。

Google 的合同工 (archive)

Google 有将近 9 万人的全职员工,拿股票,公司给买保险。为 Google 干活的合同工人数比全职员工还多,不拿股票,公司不给买保险。合同工里也有技术人员,时薪可高达 $150;但多数是低薪的可替代性极强的工作。

互联网公司里非技术人员总数远远多于技术人员;运营方面有太多的体力劳动,机械性重复性劳动,如内容审查,清理数据,人工识别图片或地图上的东西等。没在公司里工作过的人或许会认为“网站做好了放着自动就跑起来了”,或许也会困惑“小小的网站怎么需要这么多人来做(十几万人?)”。

不是所有的 bug 都值得修复的

花了时间与资源去修复 bug,就没了时间与资源去开发新功能。有的 bug 是多数用户永远不会遇到的,那修复的优先级就很低了;有的 bug 让用户喜欢上了,就变成 feature 了。

“If debugging is the process of removing software bugs, then programming must be the process of putting them in,”as said by Edsger Dijkstra.

爬虫攻防战 (archive)

电商网站们酷爱使用爬虫:一方面,部署大量爬虫去抓去竞争对手的商品信息,或盗用对方产品的信息,或动态调整相同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绞尽脑汁防止竞争对手的爬虫来抓去自家网站的信息。

防守:电商网站在处理手机用户的访问请求的时候,结合手机传感器传来的各种信息,判断是否这是来自真人。进攻:与“免费”app 们合作,你可以免费使用 app,但要同意 app 使用你的手机资源,比如你手机空闲下来后,后台启动爬虫,这样的爬虫看上去就像真的用户一样。

2018/07/31 第 1220 期

The Amazon machine (archive)

Amazon 若想进军新的领域,基本上可以使用公司内部标准化的资源(计算资源、人力资源、团队管理结构、财务、物流等),简直就是复制粘贴已有的成功领域。

也像是面向对象编程。继承自同一个 base class,标准化的接口,高度代码复用,polymorphism。

Halide app 上线一年的经验教训

Halide 是 iOS 上给摄影发烧友用的拍照 app。两个人埋头开发了 10 个月,去年 5 月上线。开局不错,一上线就有许多知名媒体、博客进行报道。付费下载;今年五月份,月活超过 10 万。

采用付费下载的盈利模式,而且采用一个比较贵的价格,成功过滤掉非目标用户。理想情况下,你做一个东西,全球 80 亿人都能用;现实是,你做得任何东西都只能 target 一小部分人,非目标用户的人数远大于目标用户。非目标用户难以理解你的产品、容易给差评、经常提出不现实的功能请求。

准备好求职的时候用的 GitHub 账号 (archive)

GitHub 的个人资料页就是一份简历了。这个 Reddit 的帖子是从招聘方的角度来看的。长期打理好自己的 GitHub 个人资料页,相当于维护自己在江湖中的名声。

来点负能量:大家都知道可以花几块钱买几千个 Facebook 的假 like、Twitter 的点赞转推;既然 GitHub 个人资料页有那么点价值,肯定有人做这种生意的 -- 花钱买项目的 star 数量,与开源项目维护者们勾结,merge 客户提交的 pull request。

Ron Conway 在两次金融危机时写给所投资的公司的邮件 (archive)

分别是 2000 年 4、5 月与 2008 年 10 月。他的建议是:如果你正在融资,麻利点,融越多越好;如果不能开源,就节流,裁员、缩减营销、运营成本,相当于多融了一笔支撑 3 - 6 个月的钱。

现在创业的很多人在成年后都还没有经历过一次金融危机。

“免费”平板电脑的盈利模式 (archive)

一家公司向纽约州监狱的犯人提供了 5 万多台的“免费”平板电脑。盈利模式:犯人存款收手续费,发电子邮件收费,视频聊天、听音乐、看电子书都收费。预计 5 年内将从这 5 万多台平板上赚 $9 百万。

刮胡刀免费,刀片收钱?打印机免费,墨与纸收费?手机免费,收话费与流量费?

2018/08/01 第 1221 期

当你在浏览器输入 google.com 并按下回车后,发生了什么

俗套的面试题,2018 年版?没劲,我还以为要从“键盘中断处理”开始讲起呢:)可以弄一本的工程师面试领域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三十八套”?

在运营上 CEO 最终要的职责

就是设计好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保证信息流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左左右右畅通无阻。团队结构的设计、例会、定期的邮件,如何才能让员工明白你想要什么?

包月看电影的模式行得通吗

每月订阅费不到 $10、到电影院随便看电影的 MoviePass 眼看快黄了,这种模式行得通吗?或许先用低价把观众骗进电影院,然后再想办法让他们多花钱(如爆米花、饮料、各种附加服务)?

Facebook Lenses (archive)

Facebook 后劲其实还很足。提升广告收入靠三招:增长用户数、对同一用户显示更多广告、提高广告价格。要注意区分 FB 公司与 FB 这个产品;FB 公司旗下所有 app 的很多用户还没见过广告呢。

如果用户不再增长了(毕竟全球人口就那么多),每个季度给那些没有见过广告的用户喂一下广告,逐渐增加广告数量,再涨涨广告价格(竞价),广告收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的。

Amazon 的隐形富豪 (archive)

Jeff Bezos 的母亲跟继父在 1995 年给 Amazon 投资了不到 $25 万,现在价值 $300 亿,回报率 12,000,000%。当然他们多年来做慈善减持了不少,但是至少也还持有 $100 亿。

而 Jeff Bezos 本人在 1998 年也自己投资了 Google,投了 $25 万;Google 上市时价值 $2.8 亿,如果持有到现在,也值 $80 亿。

现在创业之初父母投资几十万的案例其实很常见。在硅谷,如果你比较能识别人的姓,当你一看到新闻报道某某某创业成功,一看到创始人的姓名你大概就能知道那是某某显赫人家的小孩了,启动资金几十万、一个 M,基本算是 play money、零花钱玩玩,创业失败了还有很多退路的。

2018/08/03 第 1222 期

我不用 Wealthfront 理财了

Wealthfront 做了一堆广告,专门 target 科技圈里的人。网站 的 UI 设计得让你觉得好像把钱交给他们真的能赚钱一样,可惜没跑赢大盘。

早期创业公司的 SEO 指南 (archive)

做好 SEO 是需要花钱、花时间、花精力的,而且最重要的那些工作与写代码无关。文中案例:做好关键词研究,花钱请人写长文(编程框架的教程与出错信息的解释),发信骚扰一帮人让他们帮转发。

程序员写程序的过程中,每天都要用搜索引擎搜一堆的东西:文档、教程、代码范例、出错信息等。通过搜索引擎进入的那些文章,很多都是带着 SEO 目的而花钱请人写的。

在你公司的主域名下若有一篇优质的文章,多年来源源不断的来自搜索引擎的免费的访问量,多好。要把每篇优质文章的生成看作是一个真的项目(本来就是真的项目),有金钱与时间的预算,多部门、多人协同工作,需要一个过程,不是按一下按钮就能完成的。

Production Minimalism (archive)

公司里面使用的技术要尽量少。不要引入太多种的编程语言、编程框架、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等。定期淘汰过时的项目、顺便淘汰掉让人头疼的那些编程语言、框架、软件等。多引入一个新技术,就多了出事故的风险。

It seems that perfection is reached not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add, but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take away.

Amazon 暗黑模式 (archive)

电商平台一般都有对商品进行打分、评论的功能。如果你想给这个电商平台自己卖的东西给差评,可以吗?电商平台当然得制造障碍,不能让你留差评啊!

思考题:你上一次给一个东西留五星好评是什么时候?如果你使用互联网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留过好评,你信得过网上那些五星好评吗?那你留过差评吗?你留差评的动机会不会比留好评的动机强烈?那你看过的差评比好评多还是少?为什么会这样?

There Is No Right Decision

生活中很大的苦恼是要做决策。大大小小的决策:买什么、去哪里买、吃什么、去不去、穿什么等等。不管你当时做了哪个决定,以后都会后悔的,随便选一个,还能省点时间。

钱可能变多,也可能变少;而时间只会越来越少。在为了省钱做决策的时候,想想时间。再乘以你的时薪。为了省钱而做的决策所花的时间,很有可能比你省的钱要多得多。

2018/08/04 第 1223 期

学习 Bitcoin 的好资源 (archive)

这是一个清单,币圈资深老战士、工程师 Jameson Lopp 整理的一堆关于 bitcoin 的优质学习材料。

Indie Hackers 经验谈 (archive)

所谓 indie hackers:一两个人的迷你公司,没有融资,一般是做 SaaS 的,一般创始人是工程师。作者是 browserless 的创始人,谈自己作为个体户的心得体会。

How to Hire World Class Engineers

Angel List 问卷调查了一千多家创业公司,总结出的招聘好工程师的大致流程。

就像在卖一个产品一样,要建立好的品牌、要懂营销、销售,大浪淘沙、转化率极低的情况下,招到一些人。

Goodreads 的数据仓库 (archive)

Goodreads 的 OLTP 数据库是 DynamoDB;OLAP 的则是用 AWS 一堆服务建 data pipeline(堪称全家桶)将数据导入 S3,然后用 Athena 查询。

使用 AWS 全家桶不是很贵吗?哦,Goodreads 早在 2013 年就被 Amazon 收购了,自家人。

谨慎模仿大公司的网站设计与文案

很多成熟公司的网站的文案比较抽象,往往不说人话;他们的网站也不是给新用户看的,他们有其他营销渠道去争取新用户。小创业公司营销渠道不多,要尽量说人话。

如果真要借鉴成功的公司的东西(设计、文案等),可以用 archive.org 去看看这些公司刚成立不久时的网站,要时刻提醒一下自己,这些成功的公司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粗糙变得精致的。

2018/08/05 第 1224 期

美国工程师在东京的工作体验 (archive)

日本人喜欢看纸介质的书、喜欢打印出一切东西(开会前打印幻灯片,人手一份)、害怕做决策、不写测试代码、大会小会不断、把老外放在同一团队方便管理、发电子邮件的语言超正式的。

Goodbye Python. Hello Go (archive)

作者以前那些一次性的、不用代码复用的脚本(如捣腾数据)用 Python 很方便,后来改用 Go,开发效率没降低多少。好处:靠编译器减少 bug、方便并发处理、打包成一坨二进制文件方便部署等。

开放办公环境的规矩

Basecamp 也是开放办公环境,这是他们的规矩:

  1. 把办公室当成在图书馆一样,绝对安静;
  2. 要讨论问题,到小房间去;
  3. 在墙、地板弄上消音的材料;
  4. 员工座位别弄太挤,没法一抬头就看到别人的显示器。

开放办公环境那么不好,为啥科技公司们都要采用开放办公环境?

既便宜,又灵活。同等面积的办公空间下,可以塞进更多的人。

原来公司 20 人,半年后变 40 人了,只要桌子挪一下,就能把 20 人的空间配置成 40 人的了。

Techmeme 的新广告格式 (archive)

Techmeme 每天选出科技新闻,放上链接、简评(湾区日报?哈)。他们开始允许广告商针对新闻的关键词、类别投放广告、蹭热度。比如一有 Google 的新闻,Yelp 的广告就蹭热度鄙视 Google。

我也得考虑一下湾区日报是不是也弄一个类似的广告格式:)

做一个 app 要花多少钱 (deleted)

本文把做一个 app 的价钱与买一台车($2 万到几十万美金)类比。影响 app 造价的因素很多,需要哪些初始功能、需不需要后续维护升级、活要做得多精细等。

当然,开发的成本都是小钱,花了几十万,做了一个 app 的初始版本,这只是万里长征的小小的第一步。最花钱的,最难的是营销。怎么才能让尽量多的人听说过你的 app 的存在,怎么说服尽量多的人费劲千辛万苦下载并安装你的 app。融资几千万美金的 app 公司往往要每天花至少 $1、2 万做广告(或其他歪门邪道)去冲下载量。

算上营销成本,定一个风投看得上的下载量目标数字,做一个 app 比买一套豪宅都要贵得多。

你请外包团队做了一个 app,外包团队会不会窃取你的牛逼 app 的 idea?代码、idea 是很不值钱的。换个角度想,如果给你微信、拼多多、Whatsapp 的全套代码,换个 logo、名称重新上线,你玩得转吗?你需要花多长时间与金钱才能做到原 app 的用户数的 1%?

2018/08/06 第 1225 期

The hierarchy of work (archive)

工作态度的金字塔:大部分人是使最小的劲,只要不被开除就行;往上是 work hard 的人;再往上 work smart;再往上 hard+smart;顶端是 hard+smart,几乎无休,Elon Musk 级别的。

Web Architecture 101 (archive)

比较正规的线上服务的后台架构的基本元素。一般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一堆机器,可以 horizontal scaling。

JavaScript 的代价(2018 版) (archive)

当代 web 开发的现状:网页上的 JavaScript 体积硕大无比(下载慢),用户上网设备的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低端手机、网速慢、执行 JS 代码慢),开发人员该如何应对?

每个网页就是一个 app;每次打开网页,都像是要下载并安装一次 app;JavaScript 体积太大了,用户体验自然就很糟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重写代码会失败的几个征兆

在公司里呆久了,总会遇到一些软件项目需要重写代码(或换个全新语言、或进行重大版本升级等)。重写整个系统的风险极大,资源投入到了几个月的重写过程,就没法投资在开发新功能上了。

为啥有些人热衷于重写系统、从头来过?因为改已有的代码比写全新的代码要难,尤其是改别人写的代码、前人留下的烂摊子。

Apple 市值破万亿,Tim Cook 写给员工的邮件

1997 年,电脑公司 Apple 离破产只有 90 天。2018 年 8 月,手机公司 Apple 市值突破万亿。这是 CEO Tim Cook 在此历史性时刻写给全体员工的邮件原文。

其他 CEO 范文赏析,如何用英文给全体员工写邮件。

2018/08/07 第 1226 期

Amazon 计划在 2020 年以前彻底不用 Oracle 的数据库

Amazon 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用 Oracle 的数据库,现在的主网站仍在用;累计付给 Oracle 好几个亿了。迁移工作在四五年前就开始了,争取在 2020 年以前彻底摆脱 Oracle。

理解你产品的核心用户 (archive)

所谓的 The Power User Curve:画出曲线,每个月活跃 1 天的用户数,活跃 2 天的用户数,……,活跃 30 天的用户数,若是笑脸形状,则核心用户不少,反复回来用,适合投喂广告:)

Mastodon 是如何运作的 (archive)

Mastodon 是类似 Twitter 的服务,开源,而且是分布式的。有一堆的节点,不同节点之间互相通信,用户时间轴是按时间排序的。有点类似电子邮件:一堆的邮件服务器,不同服务器间互相转信。

单进程编程 (archive)

实际上大部分的软件项目用不着多进程,分布式系统,多台机器。单进程,快糙猛,足矣。本文简单介绍了 Go 与 SQLite 这两个单进程编程的利器;很多项目预估一下访问量,对稳定性要求不太高,单进程就够了。

Smart defaults

本文探讨了数字产品(网站,app)在要求用户输入的情况下如何设置好的默认值。做决策是要消耗能量的,哪怕是再小的决策;产品里设置好默认值,算是帮了用户们很大的忙了。

但在设置默认值的时候,产品的设计者们(一般是无良产品经理)往往会鸡贼地引入一些暗黑模式,让用户上当。

2018/08/08 第 1227 期

Digg v4 上线的那一天

作者当时是 Digg 的年轻工程师。当时 Digg 花了近两年时间重写整个网站,匆忙上线的那天寿司香槟伺候;不可思议的实践:先把旧代码从服务器删掉、再放上新代码,然后新代码竟然(或者说,果然)跑不起来!

十年前的 Web 2.0 时代,一手好牌打烂了的经典案例:Digg 输给了 Reddit,MySpace 与 Friendster 输给了 Facebook。当年 Digg、Friendster 的工程实践都很糟糕,竞争对手基本上只要网站足够稳定就能取得胜利。

Coinbase 应对访问量激增的措施

Coinbase 的主力数据库是 MongoDB,主力后台语言是 Ruby。本文介绍了两个改进性能的案例,以及介绍了他们做的记录并回放 MongoDB query 的工具,用于压力测试。

HTTPS 不方便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欠发达地区靠卫星连上互联网,丢包率极高(超过 50%),所以网速极慢;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放一个缓存用的服务器;但主流网站们都 HTTPS 了,防止一切 man-in-the-middle

社会阶层向下流动 (archive)

在美国,出生在 20 世纪 40 年代的人 90% 收入超过父母,生于 70 年代的人 61% 收入会超过父母,80 后 50%。本身就是社会底层的家庭无所谓,没啥可失去的了;中产家庭若上不去的话,啃老,很快就往下走了。

你的收入水平超过你父母了吗?

公司的创始人凭什么能比早期员工多拿那么多股份 (archive)

创始人开始做的时候,公司估值为 $0,创始人手里的股份再多,价值也为 $0。创始人融到钱了,公司有估值了,早期员工加入后拿的那一点点股份的价值肯定大于 $0。看,创始人多吃亏,还不让人多拿点股票,是吧?

2018/08/09 第 1228 期

The UX Design Checklist

一个给设计师用的简单 checklist,在把设计好的东西交给工程师去实现以前要过一遍这个清单。

Pseudo Localization @ Netflix (archive)

问题:设计、开发 app 时,默认语言是英文;若翻译成其他语言,字符串有可能变长,UI 就一团糟了。解决办法:开发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将英文替换成一串比较长的字符串,读起来像英文,假装已翻译完了。

量化 Twitter 清除僵死粉所带来的影响 (archive)

跟踪分析了粉丝数前 1 万 6000 多名的账号,在这次大清洗中,每个账号平均损失 2.9% 的粉丝。其中,Twitter 官方账号损失了 12%。

Snapchat Dysmorphia

以前:年轻人去整容,要求按着明星的长相去整;现在:加了各种 app 的美图滤镜的自拍,整成 app 上加了滤镜的自己。明星是真实的人类,可行;滤镜上的自拍,已超越生理极限,不现实。

争取青少年用户的鸡贼小技巧 (archive)

Facebook 去年花了几千万收购了当时才上线 3 个月的针对青少年的 app tbh。一封从公司内部泄露出来的邮件,披露了 tbh 创始人分享给 Facebook 同事们的争取用户鸡贼小技巧,大家坐稳了。

问题:社交产品刚上线,如何在很短时间内让某个地区有一堆人使用?鸡贼小技巧:中学生在 Instagram 个人资料都会写自己是某某学校的;tbh 就创建一堆 Ins 账号,每个账号针对一所中学,然后关注该学校的一堆学生;学生们回粉,然后在隔天下午 4 点,学校放学的时候,放上 app 下载链接,批量批准回粉的那些学生的加好友请求;此刻,同一学校大批量的学生同时收到消息推送,同时下载 app。新产品成功冷启动。

2018/08/10 第 1229 期

父母如何规范未成年的孩子使用智能手机

现在的美国小孩拥有人生第一台智能手机的平均年龄是 10.3 岁;拥有手机后,永远在线;社交网络很容易影响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整天宅在家里玩手机。新时代的父母该怎么应对?

尽量推迟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年龄,尽量推迟孩子接触社交网络的年龄,限制上网时间,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

Aggregators and trust

聚合信息的 aggregator 都是加了一层 trust。比如你敢住进陌生人家里,因为你相信 Airbnb;你敢坐陌生人的车,因为你相信 Uber。

如果你坐时光机回到十年前,告诉十年前的你:将来可以用手机打车、用手机租房;十年前的你应该不会惊讶于手机可以做这些事情,但十年前的你应该会对住进陌生人家里、坐上陌生人的车感到吃惊。

白板面试到底有用吗

几个不同公司工程团队的领导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白板面试主要用于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看能不能把事情讲明白;有几个公司提到他们允许应聘者用自己的电脑敲代码,而不是在白板徒手去写。

当然,有的应聘者刷题过猛,必须用白板徒手写代码才会舒服地解题,所以也不应该强制应聘者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用电脑写代码 -- 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New York Times 的 2018 年 Q2 财报 (archive)

一些数字:纽约时报总订阅人数 380 万,其中 290 万人只订阅电子版;Q2 总收入 $4.15 亿,其中 $9900 万来自付费订阅;数字、报纸上的广告收入都有所下降;出租了总部四层楼,也带来一些收入。

Tips for balancing web fonts & page load (archive)

漂亮的网页往往都要使用操作系统没有的字体,所以都要加载一大坨 Web Fonts,体积大、加载慢。

本文涵盖了加载 Web Fonts 最佳实践的方方面面。

2018/08/12 第 1230 期

记录生活中的一切所付出的代价

Instagram Stories 上线 2 周年了,走势不错。这种发帖 24 小时后就会消失的媒体格式也对年轻人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冲击:逼着你无时无刻记录生活中的一切,压力很大。

时间轴上的帖子会有公开的点赞数、评论数,攀比、虚荣心作祟下,发帖的压力很大,帖子的质量很重要;而 Stories 这种格式没有公开的点赞数,但你自己能看到哪些朋友看过你发的东西,逼着你不断地发东西,帖子的数量很重要。

在 Reddit 上抢先爆料 NBA 动态的匿名用户

Reddit 用户 SEAinLA 多次独家披露球星们的转会、去留消息,比正规媒体要提前很多。他 30 多岁、在加州做律师,有一些在 NBA 各队工作的朋友,所以常第一时间得到独家内幕。

由于是匿名的,所以他敢以最快速度爆料(得到他朋友允许的前提下),如果不准确,那也没事,反正是匿名的;而正规媒体得到独家消息会,必须核实一下,会延缓一段时间才敢爆,决不能有差错。NBA 场上比赛精彩,场下的球员交易、八卦新闻更精彩,养活了一堆媒体。

橙汁测试

用橙汁测试选择乙方(服务提供商):提出一个很难的任务(但仍然是可能完成的),那些想都不想就说“办不到”的可以排除、那些想到不想就说“很容易、瞬间完成”的也可以排除。

为啥叫橙汁测试?假设你要办一个 700 人的销售大会,你在选择负责活动策划的乙方;你提出的要求是:早上 7 点,准备 700 人份的大杯鲜榨橙汁(2 小时内现榨的)。靠谱的乙方不会一口答应、或者一口否决,而是会指出任务的困难程度、并提出所需要的预算。

当然,很多甲方都是本着花麦当劳快乐儿童餐的钱、享受 Ritz-Carlton 水平的服务的心态,也就是很多人不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采访 Jimmy O. Yang (archive)

Jian-Yang 的扮演者。在香港长大,13 岁来美国;拍 Silicon Valley 第一季赚了 $2700,用这笔钱首付买了二手车去开 Uber(在拍完第一季与拍第二季以前的空档)。励志故事。

Double Shipping

你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东西后,一定要不断宣传、反复宣传,不然别人看不到。作者是 GitHub 早期员工,举了一些早年 GitHub 上线新功能后、多次宣传的套路。

即使在同一个社交平台,如果你想让你大部分的 follower 看到你发的信息,一定要反复推送重复的东西,因为你发了一条信息后,你大部分的 follower 是看不到的。如果你的新产品上线了一次,没人注意到,那你就多上线几次,Airbnb 当年上线了 3 次。

2018/08/13 第 1231 期

Adobe 的付费订阅模式(2013 年)

工具类的软件要采用付费订阅,开发商与用户双赢。轻度用户可花点小钱试用一下,不满意可以取消订阅,以后想通了还能再回来用;重度用户理所应当定期付费,开发商才能赚钱、活下去继续升级工具。

在算法横行的时代,如何发现好听的新歌 (archive)

采访了一帮在媒体圈子里工作的人。基本上最有效的办法仍是口碑传播,靠朋友推荐、浏览一些网站的(人类手动挑选的)推荐、电视、广播,有一小部分靠音乐播放平台的算法推荐,但很少有真正让人喜欢的、持久听下去的。

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我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现在听的歌都还停留在青春期那几年听的歌。我有试用过 Spotify Discover Weekly,每周根据我的品位推荐一个歌单,是有些歌听着不错,但不会有动力长久反复地听下去。

出售 YouTube 的虚假浏览量 (archive)

世界第二大搜索引擎 YouTube 是一个名利场,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浏览量越高,越彰显你这个视频的地位,越能骗到人民群众。纽约时报亲自尝试了一些贩卖虚假浏览量的服务,真能买到,效果不错!

“18 个月前,他领着救济金、与父亲住在一起;卖 YouTube 虚假浏览量后,他买了房子与 BMW 328i”。YouTube 当然是在大力打击这种虚假浏览量,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总能想到各种鸡贼的办法模拟出类似人类点击、观看视频的行为。

Ecommerce Product Bundling Strategy

电商网站的产品页面都会有多个产品打包销售的推荐,一键添加多个产品到购物车,三种套路:

  1. 与当前产品功能互补的,如手机 + 手机壳 + 各种配件;
  2. 当前产品 +gift card;
  3. 多个当前产品。

戴尔电脑的技术支持骗局

骗子谎称自己是戴尔电脑的技术支持,打电话给戴尔电脑的使用者;骗子能讲出你的姓名以及电脑型号,让你相信他真的是技术支持,并指出你电脑“故障”,然后骗取技术支持费。

所以骗子是怎么知道你所使用的电脑型号的?

2018/08/15 第 1232 期

产品是函数

给一堆输入,进行各种转换,最后输出结果。产品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输入:某种问题、某种状况;输出:解决了问题、变得更好了(更快、更省钱等)。

(不要)到创业公司工作的理由

不要去创业公司工作:

  1. 管理混乱;
  2. 大概率是发不了财的;
  3. 工作、公司都不稳定性。

去创业公司工作:

  1. 可以做有挑战性的工作;
  2. 认识志同道合的人、为以后自己创业做准备;
  3. 学习速度超快。

世界上有两种创业公司:

一种是坐上火箭、发展很快的管理混乱的公司;

另一种是,仅仅只是管理混乱的公司。

你的工作不是让每个潜在用户都快乐

你做的产品的潜在客户是谁?如果回答是“地球上的每个人”,那这产品没法做了。做了一堆用户调查、满足了所有调查对象的所有要求,做出的东西是没人用的。讨好了一部分人,必定会得罪另一部分人。

世界上哪家公司的产品用的人最多?可口可乐公司?

银行的秘密 API (archive)

项目需求:

想要集中监控自己所有银行账号的消费记录。

难点:

  1. 银行没有 API;

  2. 信不过第三方软件(需要输入自己所有银行的用户名密码)。

    解决方案:所有消费记录自动邮件通知自己,然后解析、聚合邮件内容,每天生成一封总结的邮件。

这就是通过电子邮件打造属于自己的快糙猛的银行 API。

写作与编程的 10:1 法则 (archive)

作者出了两本书,用 git 对稿子进行版本控制;他分析了写书的 git log,然后对比分析了一系列开源软件的 git log,得出结论:每写一行文字(或代码),就要删十行,也就是 10:1。

任何有点创造性的工作,最后的产出只是劳动成果的一小部分。对项目的工期进行预估:一个 1 万行代码的软件项目,要做多久?一本 10 万字的书,要写多久?最乐观的估计:完成十倍代码量(或字数)的时间,再加上思考、查资料、沟通、测试、休息睡觉的时间。

2018/08/16 第 1233 期

Analyzing Tools Used by Our Network

风投 USV 开启上帝视角,他们的实习生收集了他们投资的 64 家公司内部使用的工具,各种 SaaS、开发工具等。可以了解一下美国创业公司一般都用啥工具。

Code Review Review (deleted)

Code review 不仅仅是对代码进行质量控制,还是一个点对点的训练员工、分享知识的活动(熟悉代码、学习编程技巧、设计理念等),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形式。

既然是沟通形式,必然有一定的礼仪、规范,manager 们得把关一下(有点像论坛版主的职责)。我曾见过在 code review 里聊八卦、谩骂、爆粗口的。

Candy Japan 有多少行代码

这是每月交 $29,寄一盒日本零食给你的电商。Python + App Engine,集成 PayPal 与 Recurly 收钱,还有一些自动化的代码用来优化打印送货地址、退货的流程等。总共 8000 多行 Python 代码。

他是 2011 年开始做的,本文写于 2016 年。如果是 2018 年从头开始做的话,可以不用写这么多代码,有很多现成的 API 几行代码就能搞定了。

不断开除自己,然后成长为真正的 CTO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不断开除自己,也就是招人把自己的职责分出去;从一开始的 50 合一大礼包,做一大堆的事情,到后来剩下 CTO 的职责。

我最喜欢的面试产品经理的问题

你的这四个属性从强到弱,怎么排序:执行力、创造力、战略、growth。这是变相地问:你有什么弱点?同时也能招来弥补团队里比较弱的部分。

2018/08/17 第 1234 期

The 25% Rule

若想改变一群人(不管是 10 人还是 1 万人)的思想或行为,只要先搞定其中的 25% 的人,这一新思想、新行为就成为新常态了。

Apple's Growth Story

Apple 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三方面:iPhone、线上服务、手表与 AirPods。最近主要的增长来自 iPhone,平均每台手机多卖了 $100;以后主要看线上服务、手表与 AirPods 了,因为手机已经够贵的了。

全家共用一台电脑 (archive)

90 年代到 2000 年初,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台 PC,家庭成员之间要抢电脑用。硬盘空间超小、拨号上网速度超慢。但那时候很快乐。

Inside Evernote’s brain

Evernote 换新 logo 了,大家注意到了没?

Evernote 域名注册于 2000 年、公司成立于 2002 年,2004 年推出售价 $35 的 Windows 软件,2008 年推出 iOS app,从此出名了。

所以,Evernote 今年 18 岁了,刚成年。

Instagram 毁了纽约的寿司

好的寿司现做现吃、美味转瞬即逝;然而,食客在吃之前拍照修图上传 Instagram 都得拖很长时间。寿司店为了迎合食客拍照的需求,会做出很漂亮但没技术含量又不好吃的东西。

2018/08/18 第 1235 期

按一下按钮,部署代码到 production (archive)

GitHub 写的内容营销文章。用 AWS IoT button(看得见摸得着的按钮),集成 AWS Lambda + GitHub API。用来做趣味小项目可以玩一下,公司里真的项目就算了,小心点。

Why an investor rejection isn't a knock on you

风投拒绝投资你的非常非常早期的创业公司的三个理由:

  1. 你做的东西跟其他人做的没区分度;
  2. 跟 VC 的投资理念不合;
  3. 看不出能赚钱。

还有很多人没注意到这个经济趋势 (archive)

Bill Gates 写的书评。法律法规的制定、政府的资源分配都还没跟上无形产业、无形资产(intangible,摸不着的东西,如软件、数据、信息等)的壮大。

重新设计 Siri + iOS (archive)

这是概念设计,并不是真的 Apple 产品;但看起来很不错。现在的 Siri 一打开就是全屏,不好用;这个概念设计提议让 Siri 成为一个小挂件,可搭配其他 app 使用,成为真正的助手。

如果懒得读文字,打开原文看那些动图就行。

创业初期如何招到第一个工程师

从最靠谱到最不靠谱:从自己的朋友圈里找;匹配公司与求职者的招聘平台;做好内容营销,然后守株待兔,等别人自己投简历;到 LinkedIn 发信骚扰陌生人;找 recruiter 帮你招人。

2018/08/20 第 1236 期

耳朵是未来 (archive)

终极版的无线耳机:超长待机,电量持久;真正成为智能语音助手;多人多语言开会时,能同步翻译;在演唱会上,增强现场音效;成为投放广告的利器 -- 你一咳嗽,就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推荐一款止咳药。

所以,智能无线耳机才是真正的吹枕边风?实时监控周边的语音,当你跟别人说:“A 和 B 两个都差不多,该买哪个好”的时候,耳机里传来“A 比较好,买 A 吧”的语音 -- 当然,这是要竞价排名的,哈哈。

后敏捷开发时代

教条式的敏捷开发流程需要开很多的会,需要组员同一时间(甚至同一地点)在一起沟通;当代软件工程用到工具与实践让异步沟通变得很流畅,几乎不需要约好时间(跟不用约好地点)去开会。

如果不做 manager 的话,工程师如何在公司里具有影响力 (archive)

真的技术过硬,做了牛逼的系统,你走了别人就玩不转了;或者具有不错的 soft skills,能来事,能吸引其他工程师来加盟贵公司,能培训新人,敢与其他部门的人互怼。总之得有一技之长,不一定是写代码方面的。

Notebook Innovation at Netflix (archive)

介绍了 Netflix 公司内部搞的 Jupyter Notebook 的 infrastructure,方便公司内的员工使用 Jupyter Notebook 进行数据分析相关的操作。

写给 Elon Musk 的公开信

Arianna Huffington 在信中教育了一下 Elon Musk 关于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作为一个领导,保证睡眠才能做出好的决策,这才是对企业、员工、股东负责任的行为。

Arianna Huffington 写这个公开信的动机是什么?既然是关心朋友,为啥不发私信?因为她要蹭热度。她是营销高手。她出了一本关于睡眠的书,她的公司是搞身心健康、高效工作这方面的。

2018/08/22 第 1237 期

Checkbox vs Toggle Switch (archive)

什么时候用 checkbox(多选、多个选项比较相关、选完一堆东西后需要点“确认”按钮),什么时候用 toggle switch(单选、多个选项不相关、选一个算一个不用额外点“确定”按钮)。

TripAdvisor 是如何改变旅游的 (archive)

关于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 TripAdvisor 的超长篇报道。2000 年成立,用户对景点、旅馆进行点评;2004 年月独立访客 5 百万,2008 年 2600 万,2011 年 5000 万。典型的 SEO 引流的网站。

在 TripAdvisor 网站上,旅馆、餐厅一方面购买大量的假的好评(如前不久的世界杯期间,莫斯科出现大量假的好评),另一方面通过人肉搜索对于给出真的差评的人进行恐吓、打击报复(直到受不了了,然后主动撤下差评)。用户没动机给好评,也没胆量给差评;最为中间平台的 TripAdvisor 该怎么办?

TripAdvisor 会派人伪装成在酒店工作的人,向那些贩卖虚假好评的公司买假好评,暗中收集证据,然后走司法程序将这些卖假好评的公司一窝端了。这种黑产是消灭不了的,春风吹又生啊。

A Look at Vim, a Text Editor for the Ages

在 ed 以及衍生品 em、en、ex 的基础上,Bill Joy(SUN 联合创始人)于 1976 年在伯克利读研究生时写了 vi,那是一个脑子转得比终端屏幕刷新速度要快的年代。

First Mover Disadvantage

First Mover 往往成不了 market leader。First Mover 有历史的包袱,有 tech debt,有名声要维护。不要怕听到这样的话:“这东西别人早已做过了”。那全球 70 多亿人都用上了吗?

深度采访 Spotify CEO

看得出是有思想、有水平、有态度的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点?比如甘地、John Lennon、耶稣,他们都是被谋杀的。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依然被很多人憎恨。推动文明进程,必然会有争议。

2018/08/23 第 1238 期

People vs. Companies

大公司里难创新。

一个员工提出新的 idea,首先得能说服公司去做;

但真正创新的 idea 往往很难解释清楚,如果大家都能瞬间理解,其实就不那么创新了。

Whole Foods 的 CEO 说过,一家公司的 StakeHolder 有三种:

  1. 股东;
  2. 客户;
  3. 员工。

股东最好伺候了,他们只关心股价;

其次是客户,只要能提供好产品好服务,他们就开心;

员工最不好伺候,不是简单的涨工资那么简单,不患寡而患不均,就算涨了工资也得考虑头衔,有了头衔还得抱怨每天都在做没创造力的工作,等等。

Health Checks and Graceful Degradation in Distributed Systems

理解一个 service 的 health,不是简单的 up or down,而是一个区间表示 quality-of-service,比如处理一个请求的 latency 的最大值。

采访 FiftyThree 创始人 CEO (archive)

FiftyThree 是 iPad 上很赞的画图工具 Paper 的开发公司,最近被 WeTransfer 收购了。

其创始人 CEO 在采访中谈了为啥创业、为啥被收购,以及创业 7 年来 App Store 生态的变迁。

这是西雅图的公司,创始团队是微软里的两拨人:

  1. 帮人省时间的(做 Office 的、提高办公效率);
  2. 帮人浪费时间的(做 Xbox 的、休闲娱乐)。

由于有做 Xbox 的经验,不惧怕做硬件,所以他们的 Paper app 还搭配着卖触屏笔,据说卖得不错。

Edge Computing at Chick-fil-A (archive)

Chick-fil-A 是连锁快餐店,2200 多家分店。他们用时髦的后台技术在每家分店搭建小型数据中心、连上智能厨房的智能设备,实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厨房工作自动化,方便分店的店员开发新的自动化方案。

简单例子:连上 POS 机,分析实时的销售数据,决定每分钟炸多少薯条。

在 Instagram 接广告成了青少年新的暑期工作 (archive)

以前青少年暑假会去打工,帮别人看小孩、快餐店炸薯条、修草坪啥的。现在有了新门路了:整一个 Ins 账号,粉丝不用多,上千个就够了;主动出击联系品牌,发软文广告,一个贴子几十块。

与品牌们沟通直接在 Instagram 的私信里完成;付款使用 PayPal;几十块的单子,不用签协议。足不出户,宅在家里,轻松赚零花钱,比在外面干体力活好多了。

2018/08/24 第 1239 期

Snapchat 最近还好吗 (archive)

Snap 有 3 千个全职员工,有 6 个全职员工负责搞一种叫 Council 的活动,仪式感很强,员工们围成一圈、轮流发言(听的人不能传出去),有种诉苦大会 + 基督教团契的意思,这是线下版的阅后即焚?

Snapchat 是很重视隐私的产品;Snap 也是很神秘的公司。部门之间互相不知道彼此是做什么的。年初的时候,员工都收到邮件:“谁敢向媒体泄露公司里的信息,将面临牢狱之灾”。员工黑人问号脸:公司啥都不让我们知道,我们能泄露什么?

Box 的发展史

2005 年全职做(几个创始人当时 19、20 岁),用在网上玩扑克赢的 $1 万 5 租服务器;给小牛队老板 Mark Cuban 发邮件,6 周后获得他 $35 万的投资(给他 30% 股份)。

Box 一开始是针对个人用户的;后来打算转型为面向企业;在转型前,他们花钱请了个 consultant 来做深度的市场调研,坚定了转型的决心 -- 当时小小年纪有这眼光,舍得花钱,不错。某个现在的独角兽公司,当年创始人也是 20 出头的样子,还没具体的 idea,就花 $3 万 5 买了个好域名,几次转型、近十年后,独角兽。

全职的 Bug 赏金猎人 (archive)

这是一个在菲律宾的年轻人(1996 年出生),全职找 bug,拿各公司提供的赏金。从 2014 年开始全职做,每个月少则赚 $187 美金(菲律宾平均薪水),多则 $500 多美金。

我是如何追踪用户在竞争对手网站上的行为的 (archive)

很鸡贼:用户通过 Google 搜索结果进入你的网站;用户按浏览器回退按钮想回到 Google 搜索结果,此时你可以改变回退按钮的行为、重定向到你自己网站上的高仿的 Google 搜索结果页,100% 控制权。

Post-mortems to the rescue

production 出重大事故后一定要认真写 Post-mortem 文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轴、本质原因、如何修复、以后如何避免、该怎么向客户解释等。

整理好这些文档还有个好处:可以拿这些文档来与公司里的非技术的管理人员讨价还价、争取资源(人、时间),用来清理 tech debt 或者做大的代码重构 -- 不然非技术人员没办法理解为啥工程师们需要花时间做与“产品无关”的事情。这些文档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不重视工程质量,就会出大事故。

2018/08/27 第 1240 期

Facebook 创业初期的口述史 (archive)

很长的一篇文章。采访并按时间顺序汇编了 Facebook 创始人、早期员工、投资人、办公室的邻居、办公室的设计师等人的语录,还原了 2004~2006 年间 Facebook 的野蛮生长。

那时候员工在中午到办公室上班,晚上 11 点左右决定当天要上线什么功能,凌晨 1 点左右如果刚上线的功能没有出问题,再接着上,折腾到凌晨 4~6 点,睡觉。那几年恐怕是很多人都觉得互联网也就这么回事了,该做的东西都已经有人做过了;然后 Facebook 横空出世。

Facebook 在 2005 年秋天以前,已有 5 百万用户,但产品也只是简单的个人资料页。唯一能上传图片的地方是更改个人照片,所以有用户每小时都改一次个人照片。Newsfeed 是 2006 年夏天上线的。

RSS: The Persistent Protocol

公司会倒闭,产品会下线,但开放的网络协议会存在得持久一些。现在看 email(SMTP),几十年了,还在。以后看 RSS 呢?现在是有很多阅读类的 app,能存在十年以上吗?

小知识:Twitter 前 CEO Dick Costolo 以前创办了一家公司,叫 FeedBurner,2006 年前后几年的网民们应该都有印象。他说把 Twitter 看成是 RSS 的演化版。社交媒体里的 Feed 就是在致敬 Rss Feed?

喜欢用 RSS 看东西的,可以订阅湾区日报的 RSS feed:wanqu.co/feed

Your Staging Environment Sucks (archive)

很多公司在部署代码到 production 前一般都要先弄到 staging 上跑一跑,这是假设 staging 与 production 配置一样、workload 类似、数据一样等。现实是,staging 不可能与 production 一样。

经常会说要把 prod 上的数据库还原到 staging,这样测试起来才会真实。这要很小心:千万别发了一堆 asdf 测试字符串给真实的用户(通过消息推送、邮件等通知手段):)

Real-World Virality

线下的病毒式传播:一般是设计很独特的硬件产品,你在用,其他人看到了,他们也开始用,看到的人更多了,良性循环。共享单车就是这样的。

不一定是有具体的硬件产品,有线下的体验就可以 -- Airbnb:一个伦敦人去纽约玩,租了 Airbnb,体验不错;回到伦敦后,也把自己的房子挂在 Airbnb 上出租;在纽约是租客,在伦敦是房东。

The Approval Economy

消费,是一种作秀,是寻求认同感的一种方式。所以,有效的广告营销就是在对一大群人洗脑:用了我的产品,你在别人眼里会变得很好。或许你实际上没有变得更好,但你会觉得你在别人眼里变得更好。

可以想一下,2008 年的时候,当你听说有个朋友买了 iPhone,你是怎么看这个人的?或者,你买了个东西,在朋友圈里晒,这是什么心理?

2018/08/28 第 1241 期

过期的域名是重大的信息安全隐患 (archive)

安全漏洞:

  1. 找到一些倒闭或被收购的公司的过期域名,注册这些域名;
  2. 在这些域名下创建邮箱;
  3. 不断地会收到跟以前的公司相关的邮件,或者主动出击,到其他重要的网站上重置密码。

看懂了吗?应用:律师事务所经常合并,合并后域名做过期(他们比较不懂信息安全);

找出这些域名,注册,创建邮箱。

坐等收到来自以前客户发来的敏感信息、银行账单等邮件;

或者到 LinkedIn、Facebook 等网站,说不定以前这些公司的人在这些社交网站都有账号,你去重置密码,就能控制这些账号了。

所以,不要为了省那么点钱让域名过期!

向应聘者发拒信,并说明为啥拒了他们 (archive)

对多数应聘者来讲,找工作过程中会收到一堆拒信,通常都不会告诉你为啥拒了你。

TripleByte 这家公司是例外,他们会给被拒的应聘者发具体的理由;

他们推敲了措辞,实践下来,效果不错。

为啥公司都不告诉你为啥他们拒了你?

  1. 惧怕法律纠纷(如种族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等);
  2. 用不那么伤人的话说出拒了你的理由,这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推敲措辞的;
  3. 很容易招来应聘者的纠缠不清:你这样讲没道理,我明明面得很好,你拒了我的理由太弱了,你这么这样,怎么不回我的信……

上了 Hacker News 的首页对 app 下载量的影响 (archive)

给做 side project 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数据点。很多人都希望做了个东西后,能推上 Hacker News 或 Product Hunt 首页。帮助大吗?有点帮助,但整体来讲,昙花一现。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上了 Hacker News 或 Product Hunt 首页,你的受众也只是跟你类似的科技圈里的少数人,或许跟你的用户重合度不高。一天、两天的访问量、下载量暴增只是暂时的,要不断改进、不断宣传,尤其是要向自己的圈子(非科技圈、非同事 / 朋友 / 亲人)以外的人做宣传。

如何在 120 秒内入睡 (archive)

The U.S. Navy Pre-Flight School 搞的科学的方法;经过 6 周的训练,96% 的飞行员能在 2 分钟内入睡,即使喝了咖啡。如何有谁试了之后确实是有效的,请回来告诉我:)

Google data collection research (archive)

Vanderbilt University 的计算机系教授做的一份研究报告:在无用户授权或主动操作的情况下,Android 往 Google 发送数据的频率是 iOS 往 Apple 发数据的频率的十倍。

20 亿 Android 用户 + 20 亿 Chrome 装机量源源不断地为 Google 的广告事业贡献宝贵的数据,很大一部分是地理信息的数据。买 Android 手机可能比买 iPhone 便宜点,代价是要牺牲比较多的个人隐私数据;当然,对大部分人来说,钱比隐私贵,牺牲其他东西(隐私、时间)来省钱是比较划算的。

2018/08/30 第 1242 期

Auth0 的后台架构

2014 年的时候,他们同时用 aws,azure,与 Google Cloud。后来用了越来越多的 aws 上特有的服务(如 sqs),就只用 aws 了。每月处理登录超过 15 亿次。

我们花了 $330 万买回投资人持有的公司股份 (archive)

Buffer 打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与融资烧钱不惜一切代价求增长的风投支撑的道路相冲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从 A 轮的投资人手中买回公司股份,让这些投资人在投资 3 年多以后,获得 40.5% 的回报。

他们当年在融 A 轮的时候,公司创始人与早期员工已经套现了 $250 万,钱不多,不足以财务自由,但至少个人经济压力不会那么大了,可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现在他们公司一个月能有 $40~$50 万的纯利,挺不错的。全公司都远程工作。

Six Months at Riot Games (archive)

作者在英雄联盟的开发公司 Riot Games 的都柏林办公室工作了 6 个月,受不了公司男同事开黄腔,各种污秽语言,调戏 / 嘲笑 cosplay 的人,与他们乱搞。

读 PhD 之前要考虑的事情

你去问拿到 PhD 的成功人士,他们会建议你去读 PhD;你去问拿到 PhD 的混得不好的人,他们会建议别读 PhD。27 岁拿到数学 PhD 的作者给出了比较中肯的建议。

除非立志要当教授,计算机学科的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读 PhD;不然一进工业界,发现隔壁坐着 12 周编程学校刚毕业的 21 岁年轻人,心里多不平衡啊。当然,还有一个读 PhD 的理由:出国;不管会不会读完,先出国再说。这应该是身为美国人的本文的作者不会考虑到的事情。

Entrepreneurial Seductions and Distractions (archive)

本文列出了创业者们比较会浪费时间的地方:对无价值的人群进行演讲,参加风投组织的奢华聚会,花时间结交一堆创业者,接受没用的媒体的采访,与大公司眉来眼去幻想能被收购。

理想状态下:做了 A,同时又做了 B,C,D。现实是:做了 A 后就没时间做 B,C,D 了。

2018/09/01 第 1243 期

我用 AI 合成了我的声音给我妈打电话,她上当了

往坏处想,以后电话诈骗的花样就多了起来,警察办案的难度就加大了。

CLI: improved (archive)

基本上 Unix 上常用的命令都有更加现代版的替代品。本文抛砖引玉给出了一些例子:bat 替代 cat、htop 替代 top、prettyping 替代 ping 等等。

What Airbnb really does to a neighbourhood

把房子放在 Airbnb 上短租,比长租能多赚 2、3 倍。有的小区里 Airbnb 短租的比例很大,原有的住户当然不爽了,每天进进出出都是些游客、陌生人。

比较夸张的案例:一个华人朋友把自己房子放在 Airbnb 上出租,然后自己去住 motel。

A very simple rule

不知道有没有科学根据:晚上人情绪容易低落,所以晚上就别想太多事情;白天用来工作、解决问题,晚上就算了。“Deal with problems in daylight.”

Burning Man 三十年来的演化 (archive)

确切讲,Burning Man 已经搞了 32 年了。第一波互联网泡沫时吸引了科技圈里很酷(或自以为很酷)的人。最近几年参加的人多了起来,三教九流的人都来了。

这是一个现场直播的摄像头,感受一下 Burning Man 的场地,每年沙漠中只存在一星期的七万人的“城市”。

2018/09/02 第 1244 期

Progressive Web-First Apps

有了个牛逼的创业 idea,第一步:做手机 app?考虑清楚了,往往先只做网站就够了。这年头做 app 的开发成本、推广成本都巨大。PWA 那一套技术可以让 web app 看起来像原生 app。

Tesla, software and disruption (archive)

是传统汽车生厂商的软件水平先赶上特斯拉,还是特斯拉的汽车批量生产水平线赶上传统厂商?

对比:是传统手机公司的软件水平先赶上 Apple,还是 Apple 的手机生产水平线赶上传统手机公司?是好莱坞与有线电视的软件水平先赶上 Netflix,还是 Netflix 的内容先赶上好莱坞与有线电视?

The Online Gig Economy’s‘Race to the Bottom’ (archive)

通过 Fiverr 之类的平台,全球的劳动力都能在网上接活,纯数字化的工作(如设计、翻译、写作等);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出价很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根本拼不过。

Is NordVPN a Honeypot (archive)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如何采集大量网民的上网数据?做一个 VPN 软件,然后让很多人用,从此开启上帝视角。本文扒皮了 NordVPN,有背后大金主,砸钱买假好评、买电视广告。

一个 VPN 软件能在一个月内花 $50 万投放电视广告,这背后是有多暴利啊?

2018/09/03 第 1245 期

The 10 Commandments of Good Products

好产品的十个属性,适用于实体与数字产品。感觉这里描述的“好”产品只适用于西方的精英阶层。中国比较火的 app 多是 UI 花花绿绿、功能则是五十合一大礼包。

快速地多次点击 (deleted)

用户快速、多次点击一个按钮的时候,你的网站 /app 可能就有问题了,这时候最好要有警报,通知你某个(某些)用户正在绝望地多次点击某个按钮,这样你才能及时得到反馈、及时修复。

Continuous Deployment (archive)

一人一首成名曲:任何公司的工程团队最好都要有一样绝技闻名江湖。比如 Etsy 的 continuous deployment - 他们直接让董事会成员(本文作者)一键部署代码(2011 年)。

Social Media Mobs

2009 年,作者因为自己写的软件里有一两个错误而在 Twitter 上招到网络暴力,他甚至考虑推出科技圈,不编程了。网络暴徒们其实不会持久地喷你,他们很快会有新的攻击对象,很快会忘掉你的。

只要你有一定的关注度,比如你的微博账号开始有几千个粉丝了,必然要招到别人毫无理由的辱骂。有人喜欢你,肯定有人讨厌你。这是一个 package,好的坏的都得一起接受。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经验之谈啊~

两种类型的程序员 (archive)

2007 年的老文章。世界上只有两种类型的程序员:20% 与 80%。所谓 20% 的程序员:用各种开源工具,紧跟最新技术发展。而 80% 的程序员是:编程是份工作,只用微软大礼包或者 Java 大礼包,不想知道外面的世界。

20% 的程序员不知道有其他 80% 程序员的存在(难道不是每个程序员都用 git?难道不是每个程序员都用 php、pyhon、ruby?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用 .net 或 java?);同样,80% 程序员也不知道其他 20% 程序员的存在(还有人在下班后去编程做自己的项目?难道不都是用 .net 或 java?)。

2018/09/06 第 1246 期

员工福利:办公室里有自然光 (archive)

投资好一点的办公环境,一开始可能会多花点钱,但对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帮助,工作效率提高了,长久来看反而更省钱。你办公室里有窗户吗?

Outlook 2010 里的比尔盖茨 (archive)

考古:Outlook 2010 的 People Pane 可以看联系人的社交账号、头像等信息。默认的头像是比尔盖茨年轻时开车违规被捕后拍的 mugshot,的轮廓。很应景最近的某人某事。

独家采访 Jeff Bezos (archive)

秀了一下 Amazon 商业帝国的宏伟版图。个人身家 ~$1650 亿;公司员工数 57.5 万;公司上市 21 年,股价涨了 980 倍。

写给新上任的高管的建议

她在赴任 Kickstarter 的 VP of Eng 之前(现在也离职了),以前的上司(Etsy 前 CEO)写给她一封邮件,整理了一系列给新高管的建议。本文是邮件原文。

Toy Markets (archive)

现在做大了的超级大公司一开始都是针对极小的市场,做的东西看起来也像玩具一样。

一个创业者如果做的东西像玩具一样,怎么说服投资人给你钱?

大部分投资人其实也没经历过任何“玩具”时期的创业公司,能进入他们视野的公司普遍都已经看起来像真的公司了。

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玩具”如何做大:

  1. 可以扩展到类似的市场(一开始卖书,以后可以卖 DVD、买玩具、卖电器等);
  2. 用户的行为会有变化(用桌面电脑上网 -> 用手机上网)。

2018/09/07 第 1247 期

Breaking Bad News (archive)

领导如何向团队成员传达坏消息(如做了一年的项目被取消了、裁员等)?本文一开始列出的几种常见的传达方式很形象,把坏消息包装成好消息、讲了一堆废话把大家绕晕后迅速用一句话表达真正的坏消息。

领导向团队成员传达坏消息的正确姿势:“Here is the change. Here is the negative impact. Here is why we still believe in it. Questions are welcome.”如果你要粉饰太平,就要撒谎;撒了谎后,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恶性循环,大家就不信你了。

现代浏览器的工作原理 (archive)

来自 Google 官方博客。图文并茂地很 high level 地解释了 Chrome 的多进程架构。

The Servers Are Burning (archive)

作者记述了当年自己刚到约会网站 OkCupid 工作时弄垮整个网站的经历:全公司 8 个工程师,他写了几个小函数,全公司最好的工程师 CEO 本人读了代码,上线,然后网站挂了。

大多数面向老百姓的线上服务是免费的,主要是娱乐、休闲、获取资讯,一次小小的改动把服务器弄挂了是很正常的,不用太放在心上,吸取教训下次小心点就是了。周五到了,工程师们可以喝喝酒交流一下 war stories:你把公司的网站弄挂过吗?还是有犯过什么愚蠢的错误?

GitHub 的前端代码不再依赖 jQuery

GitHub 开始于 2007 年,那时候用 jQuery 是有必要的,让 js 代码兼容多种浏览器。现在浏览器的原生 API 标准化得很不错了。GitHub 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减少对 jQuery 依赖。

发 cold email 给投资人,融资 $250 万

没人引荐的情况下,发邮件给素不相识的风投,成功率非常非常低。但作者通过实践,达到了 33% 的成功率,约到风投电话或面谈。本文给出了她发的套词信的模板,大家学习一下。

当年考托福、GRE 的作文、申请美国学校的文书、跟教授的套词信,都需要学习别人的模板的。人生不同阶段都需要套词信啊。

2018/09/09 第 1248 期

造自动化工具来有效地做营销 (archive)

Netflix 通过宣传原创影视剧来吸引潜在用户成为付费会员。复杂度极高:多类别、多部影视剧、多国家、多语言、多种文件格式、多种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多个 AB 测试版本。他们做了软件系统来优化制作广告的流程。

写给自己的软件工程笔记 (archive)

Keras 的开发者 François Chollet 整理的笔记,金句不少。关于软件开发流程、API 设计、职场等方面的思考。

“Ask not what your pull request can do for your next promotion, ask what your pull request can do for your users and your community.”-- 这很 Google:)Promotion-oriented programming~

2009 年初关于 Airbnb 的几封邮件 (archive)

2009 年初,Airbnb 绝处逢生、被 Y Combinator 投资了 $2 万。作为 YC 大家长的 Paul Graham 来来回回几封邮件,试图说服的投资人 Fred Wilson 去投资 Airbnb。

Fred Wilson 最终没有投资 Airbnb,他不太信服 Airbnb 最终能动得了 hotel 的奶酪。贴出来的这些邮件很有教育意义:投资人都想介绍其他投资人来投自己投资的公司、投资人之间的邮件的语言特点……

GitOps

运维最佳实践:Infrastructure as code,将服务器的 provisioning、配置文件等各种信息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Terraform、Ansible 等)。定时与 prod 的状态进行 diff,若有不同,就发警报。

Amazon 蓬勃发展的广告业务 (archive)

Amazon 一个季度的广告收入有 $20 多亿。其他广告平台(如谷歌与 FB)猜测用户想买什么,然后投喂广告;而 Amazon 已知道用户真的买过了什么,还有用户的精确住址,投放广告自然得心应手。

Amazon 知道你买过什么(主网站 + 收购了 Wholefoods、Zappos),还知道你读过(或想看)什么书(收购了 Goodreads、Audible)、看过(或想看)什么电影(收购了 IMDB)、玩过(或喜欢玩)什么游戏(收购了 Twitch)。哦,还没提 AWS 这个开启上帝视角的大杀器。

2018/09/10 第 1249 期

CI 与 CD 的区别 (archive)

Continuous Integration/Delivery/Deployment 不在于用了什么工具,而在于思想、流程。用 bash、perl 脚本也行。让每个开发人员能自主地提交代码、测试、部署到 prod,一条龙。

Build a better Bookshelf (archive)

如何搜索纸介质的书里的内容:找一个能 OCR 的 app,将纸介质书的索引页识别一下、转成纯文本,然后存在任何做笔记的软件里,这样就能搜索了。

为何本地新闻报纸的网站都做得那么垃圾

小报纸的网站以前有专人负责广告业务、有专人负责网站设计,所以以前的广告不会太让人讨厌;现在广告是来自 ads network,体验很差,赚得也不多,更没钱养得起人来盯着网站的美观了。恶性循环。

Skype 的创业故事 (archive)

21 世纪刚开始的几年,P2P 文件共享的软件盛行,欧洲的 Kazaa 就是其中之一。Kazaa 的开发者们于 2003 年转型做语音通讯,就是 Skype。原来打算叫 Skyper,但域名注册不到,只能把 r 去掉。

03 年 8 月底上线,05 年 9 月被 eBay 以 $26 亿收购。Skype 那群具有海盗精神的团队成员与 eBay 这种官僚机构格格不入,纷纷离开。2011 年,Skype 以 $85 亿被微软收购。前几年 Skype 在跨国打电话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在 eBay 与微软的折腾下,Skype 已不是以前的 Skype 了。

Skype 以前的工程质量是很牛逼的。最初的开发者是前苏联人(爱沙尼亚以前被前苏联侵略并吞并,苏联解体后独立了)。Skype 上线后 2、3 年内,有一堆学术论文在研究(并试图逆向工程)它的通讯协议,大家可以搜一下。

爱沙尼亚是对创业、移民比较友好的国家,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想在国外创业的,可以考虑一下。我有两个印度朋友以前在硅谷工作,没耐心绿卡排期,就跑爱沙尼亚去创业了。

大家都知道 PayPal Mafia,以前 PayPal 创业初期的员工们离开 PayPal 后或成为传奇投资人、或成立创奇的公司。Skype 创业初期的那些员工也很厉害,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Skype Mafia

沉默的会议 (archive)

Square 公司里一些人的开会方式:每个人打开一个 Google Docs 文档静静地阅读,每个人在文档上评论、以及回复评论;30 分钟后,有的放矢地说话、讨论。好处是,内向、不自信的人的声音能在文档上被“听”到。

外国人、少数族裔、母语非英语、内向、实习生、远程工作连线进来电话会议的人等在开会的时候或许都有些想法要表达,但不敢发声、或者一说话就被外向、说话大声的人给打断了,于是音量大、母语是英语、滔滔不绝的人似乎都掌握了话语权。写在文档上的文字也是有效的沟通手段,要好好用起来。

2018/09/13 第 1250 期

颠覆性的用户界面:成为默认选项

屏幕越来越小(台式电脑 -> 手机),甚至没屏幕(智能音箱),数字产品的用户界面尽可能地简洁,用户干脆直接用默认选项。想买电池?给你一个默认的品牌。那么,这个默认的品牌到底应该是哪个品牌?

How to Monetize a Freemium Business

在自家产品向免费用户做广告,告诉他们有付费产品的存在,尤其是在试图使用付费功能或免费额度用完了(如 Dropbox 空间用完)的时候,努力催他们交钱。

如何抗拒手机的诱惑

关掉尽可能多的消息通知、静音;首屏只放最基本的工具(如日历、相机),其余 app 都赶出首屏;手机别放在床头充电;与朋友家人在一起时,让他们监督自己、别让自己动手机。

Amazon 的搜索结果充斥着广告

Amazon 是一个搜索引擎。多数人买东西会先去搜索,往往搜索一个类别的名字(如洗发水)而不是某个品牌的名字。对了,搜索引擎怎么赚钱的?

搜索结果的排序:付费的产品广告排在前面,然后是 Amazon 旗下的产品,然后是其他厂商的没做广告的产品。日常生活用品,什么品牌都无所谓,排在前面的、价格便宜的就行。Amazon 的广告收入增长很快,现在只落后于 Google、Facebook 这两巨头各自的收入一个数量级了。

Can Mark Zuckerberg Fix Facebook Before It Breaks Democracy (archive)

这是一篇超长的纽约客的文章,采访了 Zuck 以及近 50 个 Facebook 员工、前员工、相关人员。分析了 Facebook 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细节描写不错,还进到了 Zuck 的家里采访。

Facebook 备受假新闻的困扰,那么 Zuck 同学是靠什么获取新闻的呢?答案是“Techmeme、以及各领域类似 Techmeme 的新闻聚合服务”。Zuck 他爸是牙医,在给病人的营销邮件里写到:“我是 Facebook 他爸”;Zuck 他爸现在 part time 做牙医,同时也在教别人“如何用社交媒体争取病人”。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Facebook 提出要免费派员工到两边阵营里帮他们在 Facebook 上更有效地做广告。希拉里阵营拒绝;川普阵营同意。有内部人士的指导,效果是有差别的。

2018/09/15 第 1251 期

远程工作的心理健康问题 (archive)

远程工作不是那种 Instagram 上晒照片、边旅游边工作的美好幻觉。往往伴随着孤独、焦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你的公司可以因为“心理健康”而请病假吗?

不只是远程工作的情况,生活与工作、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健康都很容易被忽略的。而心理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是很严重的,自残或者残害别人。身体健康可以靠健康饮食、健身、体检等手段得到保障,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所对应的“饮食”、“健身”、“体检”分别是什么?

分析 Elastic 的 S-1:另一个开源软件巨头

对比了 IPO 后被收购了的 MuleSoft 与 Elasticsearch 全家桶的开发商 Elastic 的 S-1,两者数据相当;前者每个客户身上赚 $14.3 万、后者赚 $3.2 万。这种类型的公司收入超过 50% 都花在了营销与销售上。

Larry Page 在哪里 (archive)

前不久的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会,Twitter CEO 与 FB COO 都去了,但 Google 创始人 Larry Page 缺席。Larry Page 有几年没有公开露脸了。所以,404 Page Not Found。

到底公司创始人要不要像明星那样经常出来亮相?曝光率太高,就说你作秀;很久不出来了,又要猜测你到底是出什么事了……

Managing resources for large-scale testing

这里的“resource”指的是测试用的多种浏览器、各种型号的手机(真的手机以及模拟器)、各种奇怪的设备(如 VR 头盔)。这是 Facebook 内部的系统,能方便地申请到“resource”对代码进行测试。

对 app 的代码进行修改后,测试是很麻烦的事,需要测试的设备型号繁多,光在模拟器上测试还不够、最好能有真机。但手动地去一台一台设备装最新版的 app 又很耗时间,有了文中描述的这种系统,测试就方便多了。Facebook 的机房里有大量手机、连到服务器上,远程测试。

该不该采用嵌套评论 (archive)

网上的论坛、或者文章下面的评论功能该不该允许多层级的嵌套评论?

也就是可以有评论的评论、评论的评论的评论的评论。

回顾你接触过的评论系统,各网站都是怎么做的?这真是不错的产品经理面试题:)

本文是 Discourse 与 StackOverflow 创始人的 2012 年的博文。多级嵌套评论坏处很多:

  1. 这是树状结构,阅读所有评论你要考虑怎么遍历这棵树,深度优先还是广度优先(哈)?
  2. 很难找到最新的评论,因为嵌在了中间某条评论底下。
  3. UI 普遍很丑,一大块的空白。

Reddit 与 Hacker News 都是采用了多层级嵌套评论,每次我都要人工地遍历评论树,伤脑细胞啊;

Stack Overflow 允许评论,但不能有评论的评论,只有 1 级;

YouTube 与 Facebook 也都是多层级嵌套评论,但他们的 UI 是怎么处理的、如何解决“一大块空白”的问题?

2018/09/16 第 1252 期

Evolving mobile architecture at Reddit

Reddit 为解决其 iOS app 的“硕大的 View Controller”问题,采用 Model-View-Presenter (MVP) 架构对代码进行重构。代码可维护性增强,更好写测试了。

What I Learned Making 5 ARKit Prototypes (archive)

几个不错的 AR demo。前景不错,就等哪天出现正常眼镜大小的智能眼镜了。人怎么跟 AR 出来的内容互动?用声音控制?用手势?触“屏”?在 AR 环境下,什么是“屏”?“屏幕”有边界吗?

分析 Facebook.app for iOS (archive)

这是 2017 年 4 月的老文章了,当时 Facebook 的 iOS app“才”200 多 MB。现在的 Facebook app 已经有 500 多 MB 了。这么巨大的 app 里到底装了什么?

里面的命名挺有意思的:@protocol FBDeprecatedAppModule_DO_NOT_USE_OR_YOU_WILL_BE_FIRED

Chrome dino 背后的故事 (archive)

连不上网的时候,Chrome 有个彩蛋,可以玩恐龙游戏(Chrome dino)。2014 年初有了想法、2014 年底推向各平台;恐龙象征着“远古无 wifi 时代”。该游戏每月被玩 2.7 亿次!

Chrome dino 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空当接龙游戏(windows)吗?学校、公司里的网管能禁掉这个游戏,不然学生、员工在上面会浪费很多时间。

Why I hate funnels

传统的营销都在讲 funnel,像漏斗一样,向一堆人广撒网、少数人表达兴趣、极少数人成为客户。Mailchimp CEO 在本文中表示他喜欢的是逆向 funnel:服务好少数死忠用户,他们会推荐给朋友,你就有更多用户。

2018/09/18 第 1253 期

关于 Apple 的 Infinite Loop 园区的口述史 (archive)

在搬进 Apple Park(“宇宙飞船”)以前,Infinite Loop 是过去 20 多年 Apple 的中心。本文采访了 Apple 老人们回忆过去 20 年在 Infinite Loop 园区经历的点点滴滴。很煽情。

本文信息量很大。有很大篇幅其实是在回忆 Steve Jobs 的。Infinite Loop 见证了 Apple 从跌入低谷,到 Steve Jobs 回归、精简产品线、推出 iPod、iPhone,最后再到他人生的最后时光。文章最后写到,他们买下惠普的地来盖宇宙飞船,Jobs 望着惠普的老建筑,意味深长地说:“Eventually everything comes to an end”。

Steve Jobs 参加的会议 75% 的时间都是他在说话。Tim Cook 到 Apple 上班的第一天,Apple 正砍掉 Newton(PDA),Newton 的用户在 Apple 总部门口抗议。

旧金山科技公司的扩展:往上与往外 (archive)

Salesforce 是旧金山第一大雇主,市中心一堆的以 Salesforce 命名的高楼。城里的办公空间紧张,高楼装不下了,就得往外地发展了。印第安纳州第一高楼就叫做:Salesforce Tower。

对了,伦敦也有一栋 Salesforce Tower。什么?纽约也有 Salesforce Tower!Salesforce 是大地主啊。

RSS 的兴衰 (archive)

RSS 始于上个世纪末,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 Web 2.0 潮流下使用率还不错;社交网络兴起后,分享链接变得方便了,而且还能评论。RSS 就只用于 podcast、少数科技博客以及略懂技术的媒体网站。

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但 RSS 对于最近几年刚用上互联网的人来说是很难以理解的一种东西。如何生成一个 RSS?如何往 RSS 里加东西?谁能订阅 RSS?用什么软件来订阅?如何设置权限只能某几个朋友看到特定的某几篇文章?如何打赏?

重新设计 Chrome 的 omnibox

Google 的设计师分享了她在重新设计 Chrome 的 omnibox(地址栏 + 搜索框)背后的思考。这是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的工作,多平台 + 各种排列组合 edge case,复杂度极高。

Chrome 有 20 亿用户。一个好的设计如果能为每个人每天节省一秒钟时间,那真是功德无量。

Lasts Longer (archive)

Apple 致力于让手机硬件的寿命变长,为啥?硬件寿命短、用户才能经常更新换代啊?硬件寿命长,用户忠诚度高,而且手机可以 2 手、甚至 3 手卖出,一部手机发展出多个用户,带动周边利润高的配件的销售。

今天可以升级 iOS 12 了。iOS 12 能往下兼容到 iPhone 5s,这是 2013 年的机型,5 年前了。

2018/09/19 第 1254 期

保龄球战略 (archive)

做创业项目(尤其是有供需双方、要解决先有鸡先有蛋问题)就像在打保龄球,找个好角度先打中一个保龄球瓶、然后撞倒一大片;先从一个很小的用户群体入手(如 FB 从哈佛学生入手),而不是一开始就广撒网。

CEO 教练 (archive)

Clearbit 的 CEO 分享了他找了 CEO 教练的经历:他的 CEO 教练每周会有一天成为他的“影子”,跟他一起工作、参与他的每个会议,给出建设性意见、看他时间有没有合理安排等。

Fortnite 为上线 Android 版而进行的性能调优 (archive)

热门游戏 Fortnite 跨了很多平台;Android 手机品牌众多、硬件参数组合繁多,即使相同硬件,OS 版本不同、GPU 驱动程序版本不同,游戏性能也大不同。如何应对这么复杂的平台?

如何减小被钓鱼的风险 (archive)

要窃取一家公司的信息其实很容易:公司里肯定有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的人,对这些人进行钓鱼,发邮件诱使他们点击进入一个假的登入页面、收集用户名密码。

现在大家都用互联网做很多很严肃的事情了(涉及金钱、个人隐私等);信息安全的科普很重要。家里的老人如果被钓鱼了,对整个家庭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是家里不太懂电脑的人把电脑、手机直接卖了或送人了,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对代码进行自然语言语义搜索

GitHub 网站上可以按关键词匹配搜索代码。现在他们在研究、实验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然后找出匹配的代码块。本文描述了实现的基本框架。

大家可以试一下:https://experiments.github.com/semantic-code-search

2018/09/20 第 1255 期

$1500 的 iPhone 合理吗

其实,最新最高配置的 iPhone 在含税的情况下价格远超 $1500。合理。

  1. 硬件已与笔记本电脑相当,价格也相当;
  2. 手机用得比电脑频繁;
  3. 趋势:这不是 $1500,这是 $60/月,一年一部新手机。

$1500 的 iPhone(在中国买应该要接近 $2000 了)来了,$2000 手机还会远吗?

或许以后没有明码标价的昂贵的 iPhone 了,而是每月像交电话费一样、一年一部新手机

-- 这已经有了,但 Apple 其实没有大力宣传,可能因为现在处理分期付款的是第三方、而非 Apple 自己。

After Years of Abusive E-mails, the Creator of Linux Steps Aside (archive)

这个新闻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你很好奇 Linus 能不能赚钱,那么本文有一个数据点:Linux Foundation 在 2016 年付给 Linus 本人的报酬是 $160 万。

访问量 10 万 + 的博客文章的科学规律

其实不是很科学……刚发出去时,短时间访问量激增,因为有各渠道宣传了;然后主要通过搜索引擎引流;最后访问量下降了(总有人要跟你竞争相同的搜索关键词)。

Mobile Tophatting at Shopify

Shopify 里 code review 别人的代码真的要跑一下对方的代码、肉眼看看效果如何;但这对手机 app 开发很不友好,因为编译时间太长。他们做了一些自动化的工作,避免额外编译时间,加快整个流程。

Multi-Cloud Is a Trap

把同一功能放到多家 cloud 服务提供商往往是不靠谱的:容灾性更好?其实善用多 region、多 AZ 就足够了。会被同一厂给套牢?这是好事,同一厂的多服务互操作性强、且在竞争市场下,同一厂多产品更便宜。

我们人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自己的价值。造轮子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看造到什么粒度上。Cloud infrastructure 基本就跟水、电、宽带一样,成了 utility;重新造轮子总不会从原子级别开始入手吧?但某些情况可以考虑同时使用多家 cloud,某些服务在个别厂比较强。

2018/09/23 第 1256 期

The Human API Manifesto

2002 年 Jeff Bezos 下令 Amazon 公司里各部门的程序通信、数据互访都得通过定义好的 API 来操作,SOA 架构;公司里的人类之间的通讯呢?标准化的通讯协议?好处?坏处?

绝对成功靠运气,相对成功靠努力

绝对成功是从全球范围衡量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财富),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出生在对的国家、家庭、做了一系列正确的选择;相对成功是从小范围看的,如家庭背景差不多的同班同学里脱颖而出的人。

y 轴是成功的程度,值越大越成功;x 轴是时间、人的寿命,值越大年龄就越大;每个人都有一条成功的曲线。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刹那都有一个初始的 y 值(家庭财富、国籍、长相、是否残疾等要综合考虑进去);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这条线的走势。但有的人初始的 y 值实在很高:)

文章开头这个巴菲特提出的 thought experiment 不错:假设还有 24 小时你就要来到人世间了;你突然有了一种超能力,可以制定你即将进入的这个人世间的社会、经济、政府管理法则,你会怎么设置才能让你以及你的后代的一生过得好一点?注意:你不能决定生在哪个国家、性别、贫富,这些属性仍然是随机的。

颠覆彭博终端 (archive)

彭博终端有 32.5 万订阅用户,每个账号每年订阅费 $2.4 万,相当暴利。彭博终端功能超多,多数人只用到一小部分,每年 $2.4 万实在太贵了;很多细分功能都有超便宜的 SaaS 服务作为替代品。

Pinterest 的发展史

2009 年创始人全职做购物比价的 app,开发了 6 个月后上线,但没有火起来;分析该 app 的用户数据,发现用户爱收藏产品图片,就转型做 Pinterest;beta 了九个月,不到 1 万个用户。

最开始的用户如何来的?创始人逐个联系自己手机里的联系人、要来朋友的朋友的联系方式、对前同事们狂轰滥炸;靠这种手动的方式联系了几千人。如果 Pinterest 失败了,他会觉得很没面子的,都已经联系那么多人了……2011 年三月上线 iOS app 后火了。很惭愧,我大概是 2013 年初才听说过 Pinterest 的。

4 Lessons From a Failed Startup (archive)

这个比喻不错:不要净想着如何省钱、延长公司的 runway,而要尽量优化做实验的次数,该花钱的地方要花钱;就像打球一样,不要优化持球时间,而是尽量优化投篮 / 射门的次数。

有听过创业公司在融资后,去买基金、甚至买 bitcoin 的;投资人都哭了,我还不如自己去买基金、买 bitcoin。

2018/09/24 第 1257 期

不要在代码里使用“User”这个词 (archive)

“User”不是一个好的抽象,往往项目做到最后发现“User”的定义变得一塌糊涂,这时候要花更多时间来修复。思考一下,不同环境下,啥是 User:SaaS、Unix、航空公司订票系统。

app 们都长得差不多,这或许是好事 (archive)

设计师与其花时间去把 UI 弄得花花绿绿的,不如就用标准化一点的简洁的 UI,把精力花在易用性、突出内容。“Branding Isn’t Just How It Looks, but How It Works”

The 5 Levels of Logging (archive)

做真的软件工程项目,在代码里要有 logging。哪些信息要用哪个 level 的 logging?本文给了一些例子。

Why I’m done with Chrome (archive)

密码学专家、JHU 计算机系教授 Matthew Green 发博文解释为何不再使用 Chrome 了:最新版 Chrome 你登录任何 Google 的服务后、浏览器也自动登录同一账号。更加没有用户隐私了。

正反观点:Chrome 做得对,这是很方便用户,跨设备登录同一账号,瞬间同步你的密码、信用卡信息、收藏夹、浏览记录等。反方观点:浏览器应该是中立的,应该与浏览的内容分开;现在 Chrome 变成谷歌全家桶了;我都给你 Google 搜索记录了,现在你还想要我的浏览记录?

智能语音助手的悖论

对 211 个智能语音助手(Alexa、Google Assistant、Siri)的用户进行用户调查:智能语音助手尽管还不那么智能,但用户满意度挺高;用语音操作,哪怕只是简单任务,能解放双手与双眼就很满意了。

当前的智能语音助手主要能胜任什么样的任务?就是那种你在 Google 搜索后、能出现独立于搜索结果之外的卡片的那些任务,如查天气、问时间、汇率转换、度量单位换算、小常识(Wikipedia 页面第一段)等。

2018/09/26 第 1258 期

Choosing a (Language) Stack

WeWork 要选一个语言来做 microservice,从 Go、Kotlin、Ruby 里选择了 Go。他们分别用这三个语言实现了一个相同的 service,然后进行很详尽的评估。

Crazy Rich Asians 的导演用 iPhone XS Max 拍短片 (archive)

只用 iPhone XS Max 自带的摄影 app,用电脑剪辑,但没有调色、没有进行很特殊的处理。大家看看拍出来的效果如何。这个短片 Apple 可以直接拿去当“Shot on iPhone”广告用了。

短片在 YouTube 上可以看到。

你的下一个浏览器会付给你钱

Brave 浏览器的软文:广告商出钱,展示广告的网站获得一部分钱,另一部分则付给看广告的用户;钱其实是加密货币 BAT。这种模式好不好?

现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基本属于多输的局面:广告体验很差,用户不爽;放广告的网站赚钱少,网站不爽;广告的虚拟点击、虚拟浏览很普遍,广告价格高,广告商不爽。谁赢了?Google 们与 Facebook 们。

Dropbox 桌面程序迁移到 Python 3 (archive)

从 2015 年开始迁移工作,2018 年完成。Dropbox 桌面程序主要是 Python 写的,混杂了 TypeScript/HTML、Rust、Objective-C、C++ 等语言。

Instagram 真正的 CEO 是谁

是 Mark Zuckerberg。Instagram 于 2012 年被 FB 收购,当时的唯一盈利模式是“向风投融资”。被收购后,Ins 的俩创始人只需专注于产品,赚钱、招聘等“琐事”都归母公司 FB 管。

想成为真正的 CEO,就不能只专注于产品,你得能保证银行有钱,有钱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有 CEO 的名分,但实际只是加大版的产品经理。

文中对 Instagram 创始人 CEO 与 Snapchat 创始人 CEO 进行对比:都在斯坦福上学,公司都被 Facebook 看上了;前者选择被收购,后者选择拒绝;两人都专注于产品;前者把赚钱这种“琐事”交给 Facebook 来管,后者则彻底不考虑赚钱这种无聊的事(有点夸大,但确实赚钱不给力)。

2018/09/28 第 1259 期

10 practices for readable code

简单实用的增强代码可读性的建议。不再用到的代码一定要删掉,否则后患无穷;后来人(或者未来的你自己)会踩雷的。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archive)

前不久 Whatsapp 联合创始人接受福布斯独家采访,说了些对 Facebook 比较负面的话。

于是,Facebook 高管、小扎的忠诚卫士 David Marcus 自发写了此文反击,大家看看他说得有没有道理。

  1. Whatsapp 在 FB 里搞特殊化,办公桌都比 FB 其他员工的大,还有 FB 其他员工不能用的专属会议室,FB 员工对此意见很大,小扎都压下去了;
  2. Whatsapp 消息加密,FB 内部很多人不同意,包括董事会,但小扎也同意了;
  3. Whatsapp 迟迟不赚钱,你要是不同意公司提出的变现模式,你怎么不去实现、实践你的方案?要用事实说话;
  4. 别忘了是 FB 让你成为亿万富翁的,现在回过头来攻击 FB,很不地道。

清楚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公司

投资人如何挑公司来投资?本文提供一个案例:2004 年时他们想“要是有一个聚合其他网站上的工作岗位、提供统一搜索界面的网站就好了”;不久后发现还真有这种网站,就是 Indeed;后来就投了。

为什么自己组装一台 Deep Learning 的机器比用 AWS 便宜十倍 (archive)

  1. 你没必要用最新最强劲的 GPU,前几代的价格打了 N 个折扣的 GPU 就够用了
  2. AWS 实在太贵了,即使关机也会对存储空间收费;3,高度定制化。

帮朋友打个广告:如果不想自己攒机器的话,可以买现成的,还预装了各种 Deep Learning 软件,详情请见 lambdalabs.com

风投拒绝投资你的真正理由

这篇文章咋看之下是写给创业者的,我倒认为是写给菜鸟风投的:)如何找个理由拒绝你不喜欢的创业公司?本文是一个素材库,有点像托福、GRE 写作,从中选几个自由组合、灵活应用。哈哈。

2018/09/29 第 1260 期

This is how much VCs are paid

仅供参考。在 vc firm 里工作,不管投资得好不好,旱涝保收,也都有一份不错的工资可以领的。本文调研的那些 vc 不包括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顶级风投。

GitHub 网站的代码从 Rails 3.2 升级了到 5.2 (archive)

历时一年半,都在同一个 branch 上进行改动,升级 Rails 与产品功能开发两不误。一个一个小版本循序渐进地升级。文章最后总结的经验适用于各种“边开飞机变换引擎”的升级 / 迁移操作。

一个人是如何做出畅销的农场类 RPG 养成游戏:星露谷物语 (archive)

大学毕业后全职做这个游戏,边学编程边做,代码美工音乐一条龙;每天工作 12 小时进行开发,晚上打零工赚钱。开发了四年半,几次想放弃,最终开卖。一套卖 10 几刀,截止到去年底共卖了 350 万套。今年 30 岁。

利用 Amazon S3 提升 SEO 的鸡贼伎俩 (archive)

套路:Amazon 的域名很权威,在 s3 上放静态网页,Google 搜索结果里排行高;网页里放 coupon,诱使访客点击;coupon 可能失效,但点击后记录下 cookie,还能继续赚 affiliate 佣金。

但是,既然这招已经被曝光出来了,估计已不灵了。

如何在网上找到任何人的电子邮件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找别人 email 的工具,还有一些“猜”email 的基本套路。我比较常用 hunter.io。电子邮件是最大的社交网络,不用加好友,就能发信:)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做了个网站,到处找人给 feedback;他从 whois 找到了小牛队老板 Mark Cuban 的邮箱地址,然后给他发了邮件,没想到 Mark Cuban 真的回信了,而且回得还挺详细的。Box 的创始人就是给 Mark Cuban 发 cold email 得到了他的投资。

2018/09/30 第 1261 期

Connecting the Apple Dots

Apple 做 personal 的计算设备。按 personal 的程度排名(弱到强):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iPad,手机,手表,眼镜(预测)。目前手机用户量最大,未来会不会手表与眼镜用户量超过手机?

App Store 与 App 生意的进化

App 开发领域的老牌公司 Readdle 分享了他们的看法。他们在 App Store 诞生以前就开发针对 iOS 的服务,后来做了 40 多个产品,32 个失败了,1 亿多人下载他们的 app,团队有 130 多人。

App Store 刚出现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圈地运动,有太多东西可以做了;抢先做了后,定价几块钱美金,就能赚不错。后来做的人多了,大家就狂降价,甚至免费(盈利模式是向风投融资),用户都被惯坏了。App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Solving My Email Problem (archive)

收到的邮件太多,怎么办?引入“加好友”模式,设置白名单:陌生人发邮件给你,陌生人收到自动回复,陌生人得手动点击链接并手动填写邮箱确认后,你批准后,陌生人就进入白名单了,可以发邮件给你了。

网上有这种现成的服务帮你做这种白名单,搜一下就有了。

用个人信息付费的咖啡馆 (archive)

来自日本的 Shiru Cafe:学生可以“免费”用餐,只需提供姓名,专业,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谁来买单?公司。公司付钱,获得学生的个人信息,精准投放招聘广告。

强烈反对:卖数据,不道德;而且有些公司是邪恶公司。无所谓:反正现在每个人的信息都在网上了,这些信息也不值钱。你觉得呢?你的联系方式比一杯咖啡值钱吗?

A Wise Man Leaves Facebook (archive)

Instagram 创始人 /(前)CEO:“社交媒体正处于前牛顿时代:我们知道 it works,但不知道 how it works。”看上去是个社会学问题。